黄埔军校后人:弘扬父辈黄埔精神 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来源: 宣讲家
2024-06-26 06:56:26

  中新网昆明5月9日电 题:黄埔军校后人:弘扬父辈黄埔精神 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记者 缪超

  “父亲16岁高中毕业时,半壁山河被日军攻占,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他毅然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近日,黄埔军校16期化学兵科学员徐国瑞之子徐昆龙在云南昆明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父亲徐国瑞的黄埔岁月。他表示,要继承父亲遗愿,依托黄埔资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贡献。

  国家危难之际报考军校

  1922年,徐国瑞出生在昆明,自幼敏而好学,考入昆明市立高中第一班。1938年高中毕业,恰逢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国家蒙辱、民族蒙难,徐国瑞满腔热血,决定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从军报国。徐昆龙告诉记者,因其父亲是长子,家人是不同意他去军校的,但他决定了就义无反顾。

  1939年3月1日,徐国瑞考入黄埔军校16期化学兵科。“跨入黄埔军校大门,令父亲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门楹联,即‘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幅‘革命者来’。”徐昆龙说,这幅楹联对父亲一生产生巨大影响。

  抗日战争期间,黄埔军校又由南京迁到湖南,再由湖南迁到四川。徐昆龙曾听父亲回忆,黄埔军校教官严格要求,军事术科和政治教育并行,如在冬天赤身在冰天雪地跑步,毕业考试横渡长江。“严格的要求和艰苦的训练,锻炼出军人 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过硬的军事素养。”

  参加云南起义被评功臣

  1941年2月,徐国瑞从黄埔军校毕业即刻加入抗战,在军政部化学兵总队汽车营任排长、副连长。两年后回到云南,在陆军93军军部任上尉副官、上尉参谋。当时,93军军长卢浚泉为考察部下人品,经常在家里的沙发、花盆处放置一些碎金子。徐昆龙说,“父亲常到卢浚泉家,从未觊觎过这些碎金子,卢浚泉很欣赏父亲的人品。”后来,获卢浚泉信任,徐国瑞携带黄金长期在香港负责采购抗战军需物资,但从不沾不属于自己的钱财,仅此一件事,都使儿孙受益匪浅,深受教育。

  1949年12月9日夜间10时,卢汉率领云南全省军政人员,在昆明通电全国,举行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昆明和平解放。“我父亲当时是中校,全程参与起义,在枪林弹雨中,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了多项保卫昆明城免受破坏的重要任务。”徐昆龙说,他的父亲于同年12月20日被云南省军政委员会评为起义一等功臣,获得2000银元的奖励。

  解放后,徐国瑞先后在昆明军区政治部、昆明军区施工所、昆明建筑局工作,后在云南省建工局退休。1987年,徐国瑞的申请得到通过,如愿加入了黄埔军校同学会,此后通过这一渠道,与海内外同学相互交流,共忆黄埔峥嵘岁月,唯愿实现祖国统一。

  子承父愿助力祖国统一

  徐国瑞于2005年的中元节寿终正寝,一生伴随他且最珍爱的遗物仅有在香港负责采购抗战物资时雕刻的一颗个人印章和1994年纪念黄埔军校成立70周年时颁发的黄埔军校纪念徽章。

  “这枚纪念徽章父亲从1994年至去世,一直戴在衣服上,足以看出他对黄埔军校的情感。”徐昆龙说,他父亲一辈子坐、站、行、食等都是军人标准,“抬头挺胸、腰杆挺直,端正吃饭,睡觉时衣裤都按军校规定顺序摆放。”

  徐国瑞健在时希望“黄埔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助力实现祖国统一,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年,徐昆龙从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任上退休,同年便以黄埔军校后人的身份申请加入了黄埔军校同学会。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徐昆龙对记者说,作为黄埔后代,知责于心,履责于行,他将讲好“爱国、革命”的黄埔故事,依托黄埔资源,弘扬黄埔精神,深化两岸交流,涵养家国情怀,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应有贡献。(完)

  对于谎报一事,当地应急部门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起初,涉事方将“85人被困:79人安全转移、6人失联”的数据上报至交通部门。省级部门介入灾情处理后,公安机关调查出了谎报的情况。涉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5人中,“据说,3人是项目部的,2人是劳务公司的。”

  新京报讯 9月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关于优化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

  今年4月,因为几份招标公告,深铁置业接盘恒大深圳龙岗区四联社区排榜村城市更新项目才被外界知悉,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464亿元。排榜村早在2016年年底便被列入《2016年深圳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六批计划》,更是以近50.6万平方米的拆除重建面积成为所处的横岗社区最大的旧改项目。此前,招商蛇口、深圳市级地产纾困平台安居建业也曾接盘恒大位于深圳的多个旧改项目。

  意大利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于昨天(9月3日)抵达北京,开启了访华之旅。据外交部网站披露,他将与中国外长王毅共同出席中意政府委员会第十一次联席会议。

  有针对性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新格局,创新部省会商战略合作机制,推动形成与国家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化要求相适应的多层次、多样化教育发展新高地。

  环球时报援引英媒报道称,克莱弗利访华期间对媒体表示,英国很“清楚”与中国的分歧,但希望与中国建立一种务实关系。他表示,试图孤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是一个错误。

林杰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