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沟通世界 徐则臣对话30国汉学家活动举办

来源: 新浪新闻
2024-06-23 18:56:57

  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协办的“故事沟通世界”——徐则臣对话30国汉学家活动日前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现场中图活动区举办。

  出席活动的重要嘉宾有中国作家徐则臣,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雷建华,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以及来自全球的30多位汉学家、翻译家、出版人等

  当日活动主要围绕徐则臣作品的创作历程以及海外翻译出版情况展开。

  徐则臣在活动中重点分享了他对于文学的观察以及其主要作品的创作脉络。特别提及童年和故乡对作家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徐则臣谈到,童年是一个作家永远摆脱不掉的最丰富、最深厚、也最宽阔的写作资源。童年是一种时间意义上的故乡,而故乡是一个空间意义上的童年。作家们将童年对世界的认识作为参照系,勇敢面对新世界遭遇的问题和疑难。徐则臣表示,希望能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继续将对现实、对文学以及对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新的理解注入到文学创作中,让写作更有意义和深度。

  《跑步穿过中关村》西班牙文版译者、墨西哥汉学家莉亚娜,《啊,北京》韩文版译者、韩国翻译家金泰成,《跑步穿过中关村》波斯文版译者、伊朗汉学家孟娜,《耶路撒冷》英文版译者大卫和《跑步穿过中关村》阿拉伯文版译者、埃及汉学家叶海亚依次分享了阅读、翻译徐则臣作品的感想与收获。

  韩国翻译家金泰成对徐则臣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是一直走在路上的人,作品中有非常深刻的思考”;伊朗汉学家孟娜女士介绍了《跑步穿过中关村》一书在伊朗的出版情况,“《跑步穿过中关村》,在伊朗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的好评。伊朗读者对故事中描绘的现代北京社会和人物的命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埃及汉学家、出版人叶海亚先生分享了翻译徐则臣多部文学作品的体会,他认为翻译是亲身体会小说中人物真实生活的过程,充满挑战,却也充满趣味。

  现场互动环节,智利VLP文学代理公司创始人薇薇安·拉文、美国汉学家莫楷、哥伦比亚汉学家罗一人,法国自由译者玛荣等代表分别从写作视角、经验感悟、写作手法、海外文化传播等方面与徐则臣展开了交流与研讨。

  据介绍,“故事沟通世界”是中图公司自2018年起开展的品牌活动,已成功举办莫言、余华、阿来、张炜、曹文轩、刘震云等作家的对话活动。(完)

  “但是兴奋之余,定下心来,仔细一想:芯片做出来了,没有用,锁在抽屉中,得了奖,又怎样?它只是一张纸。”黄令仪心中始终不甘。

  在加州拉斯维加斯的展会现场,她参观了一周,成千上万的摊位几乎跑遍了,却没找到中国的摊位。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国人手中拿着长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马迎上去,亲切地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吧?” “不,是来参观的。”

  其次,澳大利亚政府将开展国防部和相关机构的大规模改革,以便更准确和系统地规划军工复合体的发展,并保证军队和企业能获得必要资源。

  他说,淄博可能会因为烧烤等因素吸引一些外来游客,但他们并非淄博房地产市场的主要购房群体,淄博本地的经济和人口状况才是影响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关键因素。

  对于这段回忆,黄令仪曾自述道——2001年12月左右,夏培肃院士的博士研究生林琦给我打电话,说夏培肃与李国杰所长要找我,希望我能帮助计算所的CPU做物理设计。第二天,一群年轻人坐在一个大会议室中,有人介绍了情况,又让我参观了他们研制成功的用FPGA烧成的CPU芯片,并提出了要求。

  专家建议,随着中央科技委成立,下一步应从顶层设计上理顺整个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对同类项目进行清理,明确不同科研管理机构的资助定位,比如基金委更聚焦原创性或自由探索型基础研究,以长期滚动资助为主;科技部负责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重大专项和国家实验室,抓大放小,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

林柏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