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年报骗局成“年度循环剧”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7 23:10:23

  年报本是经营主体向监管部门和社会报告联系方式、经 营状态、从业人数、资产状况等相关信息的一种信息披露机制,却被一些人当成了诈骗的媒介。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经营主体掉进年报诈骗的陷阱,从而引发舆论关注。这应该引起各方重视和反思。

  通常,每年的前半年为法定年度报告期,这也往往是一些诈骗分子的活跃期。他们大多冒充市场监管等部门,向经营主体精准发送提示、催促年报等信息,从而骗取年报费用或逾期年报的罚款等,或发送虚假的年报平台链接,套取经营主体的敏感信息,将经营主体引入连环骗局。

  年报骗局的骗术难言高明,却能屡屡得逞,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一,不少经营主体不熟悉年报的流程、条件、标准等,也不太留意官方发布的年报信息和有关风险警示信息;其二,有的经营主体在相关环节存在信息保护漏洞,或未严格、规范履行信息保护义务,给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其三,相关社交平台、通信运营商对年报诈骗信息或疑似年报诈骗信息的筛查拦截不到位;此外,有关部门对年报的相关宣传和引导尚存不足,年报的路径还不够简捷顺畅……

  防范遏制年报骗局,保护经营主体的相关权益,须瞄准上述“病因”对症下药。比如,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可通过多种媒介广泛宣传经营主体年报的路径、平台、条件等信息,让经营主体充分知晓年报的零收费属性,同时可结合司法部门发布的年报诈骗案例,解剖骗局套路,通过以案说法给经营主体敲响警钟;公检法等部门应针对年报诈骗及经营主体信息泄露、盗窃、倒卖等行为开展专项治理,斩断个中利益链条,让不法分子付出必要的法律代价;社交平台、自媒体平台、通信运营商等则应加强对年报诈骗信息的关注和研判,与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确定年报诈骗信息的敏感关键词并对其进行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利用智能+人工的方式完成对敏感关键词的筛查拦截;经营主体要增强防范和警惕意识,主动了解有关年报的官方信息和注意事项,熟悉相关流程和操作要领,做好拒骗防骗的第一责任人,等等。进而言之,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顺应经营主体的需求,进一步简化年报流程和事项,并做好相关培训指导工作。

  年报关系海量经营主体的法定义务和切身利益,相关各方应该共担责任,形成合力,让年报变得更简单、方便、安全,而非屡屡成为“年度循环剧”。

  李英锋

  “有一次闫学会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近期食堂承包商崔经理会给我一张银行卡,让我收下之后转交给她。过了两天,崔经理就把一张附带写着20万元纸条的卡给了我,我就转交给了闫学会。”时任朝阳区药监局会计宋某某回忆说。

  谈及医药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武田制药全球总裁兼CEO卫博科表示,中国市场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是,逐步建立了鼓励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和研发的良好环境。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经过7次缩减,条目越来越少,由最初的190项缩减到现在的27项,制造业条目已经归零,服务业开放持续扩大。2023年1月1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正式实施,总条目达到1474条,与2020年版相比净增加239条、修改167条,在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进一步扩大了鼓励外商投资范围。

  他补充说,二十大明确提出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动刀,目的就是破解反腐败深化、腐败形式异化和隐性的问题。

  针对印尼准备“撤侨计划”的消息,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陈玉珍表示,她听到不只印尼有“撤侨计划”,其他地区也有人提出,或增派安全人员来台做相关的准备。

  “沙尘暴是大尺度的陆表过程,涉及气候变化和区域人为活动。”前述从事多年治沙工作的基层研究人员希望,公众不要因沙尘暴重访就全盘否定中国多年来的防沙治沙成绩。也许,在下一次沙尘暴来临的时候,我们还会思考:怎么才能更好地防沙治沙?而普通人能做的,可能只是关闭门窗、减少出门、戴好口罩。

李秀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