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5 21:54:50

葵司破处番号「ところでお茶の水に何があるの」  上海成立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专班,一手抓制度和政策创新,一手抓平台和项目落地。持续深化改革,重点行业领域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科技、商务和物流等充分竞争性服务业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和金融服务等有限竞争性服务业市场活力显著增强。注重载体培育,重点平台和园区示范发展取得新进展,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功能日益完善,浦东软件园数字贸易发展先行区优势日益凸显。5G68-OwydIqJLFWSKVGiAiWw6-(聚焦海峡论坛)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中新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台湾教师的闽南文化情结:不管什么腔调,都是同一种母语

  作者 叶秋云

  出生于台湾高雄,祖籍地在闽南地区,李姿莹从小浸润在闽南文化里,对闽南文化十分热爱。

  李姿莹与漳州结缘,也与闽南文化有关。2013年,还是研究生的李姿莹参加了闽南师范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这是我研究闽南文化以来,第一次踏上闽南这块土地。”

  短短几天,李姿莹欣喜发现,漳州与台湾有非常相似的风土人情,给她一种回家的感觉,非常的亲切。“那一周的活动,除了让我对闽南从一种模糊的概念开始有了真切的新感受外,我还结识了很多好朋友。”

  李姿莹提及的“好朋友”,其中一位便是她的丈夫徐雁飞。海峡两岸青年闽南文化研习营期间,漳州诏安小伙徐雁飞担任研习营活动的导游,与李姿莹就此相识,之后相知、相爱。

  2018年9月,从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后,李姿莹追随着爱情的脚步,入职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闽南民俗等课程。次年,她与徐雁飞组建了两岸婚姻家庭。

  在闽南师范大学,李姿莹还给学生上戏曲研习课。此次论坛大会上,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歌仔戏的热爱。她说,歌仔戏根在大陆,起于台湾,流传于两岸。

  “我虽然不是歌仔戏出身,但我很爱看戏。”出于这份热爱,李姿莹开始剧本创作、研究和学习演出,并把这份热爱带给学生,“希望把这么有趣和美好的文化传承下去”。

  2021年,李姿莹创作的歌仔戏《开漳圣王传奇》在漳州市漳浦县上演。由闽南师范大学戏曲协会学生出演的这出闽南语歌仔戏,为两岸共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不少青春与传承气息。

  “我的学生们很有趣,因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很多根本不会讲闽南语,所以他们的闽南语会有泉州腔、厦门腔、漳州腔等。”李姿莹说,不管是什么腔,都是同一种母语、同一种文化。“作 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们充满成就感的眼神,我觉得这就是闽南文化新的传承。”李姿莹说。

  来漳州近六年,李姿莹已视这里为第二故乡。“漳州的古城老街、闽南美食,熟悉的乡音,亲切的街坊邻居,还有我最爱的家人,这一切都让我深深爱上这个第二故乡。”

  在李姿莹看来,闽南文化在两岸共生共荣,承载着两岸民间艺术文化的精华,见证着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结。

  2022年,一批外资项目在中国落地发芽,正在茁壮成长。尽管面对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升温等不利因素冲击,我国吸收外资实现稳定增长,首次突破1.2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规模再创历史新高,依然保持世界前列。

  在此次国情咨文演讲中,拜登大力推销自己的执政“成绩单”,而美国国会的共和党人却在现场喝倒彩。

  最近,伴随着喜庆的春节装饰和涌动的人流,深港边境冷清了许久的口岸大厅热闹起来。自1月8日起,内地与香港多个口岸开始分阶段有序恢复人员正常往来。自2月6日起,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时隔近3年,两地通关迈向有序复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