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5-25 22:11:15

  中新网北京5月24日电 题:中国企业距离强制ESG信息披露还有多远?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上海、深圳和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业内人士认为,作为A股首个统一的ESG披露标准,《指引》将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或《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即ESG报告),我国将进入强制ESG信息披露时代。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日前在南方周末第20期CSR思享荟“讲好中国酒业ESG故事”研讨会上提出,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环境、社会责任及管治)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去年推出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引,欧盟委员会也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国内的可持续报告披露指引也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布。”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指出,尽管国际社会不乏针对ESG的争议,但在全球气候治理和ESG信披要求趋于统一、严格的趋势下,践行ESG理念,开展ESG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答题。

  王元丰说,以酒业为例,38家中国酒业上市公司,根据东方证券研报数据,2020-2022年间,酒企ESG报告披露率稳步上升,分别为54%、64%和74%。王元丰认为,目前中国酒企对是否以及如何开展ESG工作还存在认知误区,企业ESG信披质量尤其是绩效数据的质量有待提高。

  水井坊首席公共关系事务官洪宗华看来,当前ESG工作面临两个突出的挑战:一个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凝聚ESG共识;另一个是在对外沟通特别是国际交流中,如何将中国白酒特有的文化属性和技艺传承等融入ESG国际话语体系。

  国内ESG体系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建立起ESG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但企业ESG传播仍面临挑战。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认为,当前企业ESG传播存在ESG传播话语体系混乱、ESG传播逻辑断层等突出问题,还没有构建起ESG理念、行动、数据、案例,到洞察、建议的完整链条。一些企业将ESG的行动价值过分夸大,除此之外,ESG传播中的“漂绿”问题值得警惕。

  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329家,A股已披露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829家,披露比例占A股上市公司的34.4%,报告覆盖“社会责任报告(CSR)”、“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书”四大类型。除了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外,许多拟上市公司、集团、央国企也都纷纷披 露ESG报告,披露ESG已经成为一个确定性趋势。

  ESG概念与资本市场存在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投资方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投资考量形成ESG投资体系;另一方面,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展现其ESG绩效而获取融资便利和较低的融资成本。链接投资机构与企业的桥梁,ESG已成关键要素。

  此外,在欧洲挑起事端,让美国在安全和经济层面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屡试不爽的美国现在又将矛头转向亚洲。

  “熟悉的烟火气回来了。”这个春节假期,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71.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日均出入境41万人次,同比增长120.5%;电影票房67.58亿元,位居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强劲的数据,火热的消费,折射出神州大地上的繁荣景象,为中国经济的蓬勃生机和强大韧性写下生动注脚。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街区内的金伞亭下,一位扮演唐代诗人李白的演员手持书卷吟诵着诗仙的经典名句,亭前有不少孩童正跟着背诵诗句,也有众多游客与其合影拍照。

  点点滴滴,让记者真切感受到三沙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三沙市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因远离海南本岛,就连一粒建筑用砂、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外地购买转运。设市十年来,三沙从孤悬海外、设施落后的海岛渔村,正在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便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域边境城市。这一切靠的是祖国的强盛!望着眼前日新月异的永兴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耶里夏丽不少员工来自民族地区的贫困家庭,“一个人打工,一家人得益”,这些年杨剑和其团队经常去西部民族聚居地区招聘员工。杨剑说:“我们提出‘安人六部曲’,希望人尽其才,最大程度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幸福感,期待每个员工拥有快乐美好的餐饮人生。”

  春节期间,全国万余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和产品。东北、京张地区及新疆等地冰雪经济增长迅速,海南、云南及珠三角地区避寒旅游火热,传统民俗、非遗文化、都市休闲等文旅项目精彩纷呈,尤其夜间游览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引擎。

张淳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