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在成都成立

来源: 澎湃网
2024-05-31 18:46:18

  中新网成都5月31日电 (记者 岳依桐)为更好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对各地普查工作的专业指导,四川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库5月31日在成都成立。

  专家库整合普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全省各级文博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力量。入库专家包含古遗址古墓葬、文物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革命文物)和其他等5大类共183人。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分为三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第二阶段。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飞表示,希望专家库专家在实地调查过程中,指导各地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和认定标准,规范普查工作流程;积极主动参与普查各项工作,运用自身专业优势,指导地方不断提升普查水平;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工作原则,严守职业道德,依法合规行使职责并接受社会监督。

  入库专家代表,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馆长雷玉华表示,作为参加过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文物工作者,她将努力为第四次文物普查出智出力,培养锻炼专业人员,建强文物保护队伍,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

  据介绍,目前四川正组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建21支工作组,落实专门联络人,对全省21个市(州)进行一对一、全覆盖的定点指导。

  四川还充分发动基层文保员和乡镇干部,采取“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加强技术骨干和后续技术力量培养,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普查队伍。全省已全面建立普查专业队伍365支、共计4500余人。

  当日举行的四川省第 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家座谈会在四川21个市(州)四普办设分会场。(完)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2022年以来,在稳增长基调下,货币和财政政策持续协同发力,基础货币投放加大,市场流动性维持充裕,M2增速达到近6年来最高水平;后期伴随财政支出力度放缓等,M2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宋向清表示,“壮大集群主导产业,要调动集群内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配合,激发集群创新活力,构建多层次多环节的集群创新平台,推动集群内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创新合作机制。同时,要致力于推进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要注重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强大的工业互联网体系,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引导集群企业推进产业标准化系统化解决方案,将企业导入发展快车道。”未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要更加注重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共性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和机制闭环协同运用创新。

  <strong>职业教育,谁来办?办学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strong>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在1月12日的发布会上表示,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

  据了解,为方便民众,西阎定制客运专线昨日正式开通运营,定制班线从阎良汽车站出发,沿西禹高速从新筑收费站下高速到香湖湾地铁口。班车实行点到点服务,阎良发车时间早5点30分到晚19点,香湖湾返回时间早7点到晚20点30分。

  作为贵州省人大代表,蒋友财还有另一个身份——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系主任。在他看来,年轻人最懂年轻人,将传统非遗与现代国潮相嫁接,是非遗传播方式的一次创新。

谢大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