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备案博物馆达130家 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

来源: 旅游网
2024-06-06 13:34:32

  中新网朝阳5月18日电 (记者 韩宏)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等主办的2024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辽宁主会场活动,18日在辽宁省朝阳市开幕。

  辽宁省作为文化大省,文物浩如烟海,遗址星罗棋布。近年来,辽宁省的博物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博物馆教育的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已完美实现“双向奔赴”;博物馆教育实践已深度融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辽宁省博物馆用文物元素串联起文明印记,诠释了中华文化的辽宁篇章,极大提升了辽宁文化的影响力。

  截至目前,辽宁省备案博物馆达到130家,类型丰富、主体 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等级馆的数量不断增加,藏品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

  在展陈展览方面,辽宁省已连续4年获得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在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项目评选工作中,辽宁省3家博物馆获评,其中“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特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在博物馆定级方面,刚刚公布的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显示,辽宁省有三家博物馆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辽宁省一级馆数量增长了50%。

  在讲解服务方面,在全国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中,辽宁省选派的3名选手分别取得专业组一等奖和二等奖、志愿组一等奖的非凡成绩。

  在观众流量方面,2023年,辽宁省的博物馆观众数量出现“井喷”,远超同期数量,2024年一季度辽宁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54.5万人次,同比增长140.9%;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辽宁省各备案博物馆共计接待观众超169万人次,各博物馆热度空前,“一票难求”的情况时有发生。

  社教活动异彩纷呈,数字展览琳琅满目,文创产品爆款频出,馆校合作日益加强,“博物馆+”“文物+”多元融合,博物馆超级IP动能强劲,让辽宁文化遗产蕴含的创新创造基因不断激活。

  今年辽宁主会场活动将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集中展示辽宁省的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博物馆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除了主会场的活动,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辽宁各博物馆将围绕今年主题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讲座、社教等260余场公益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为公众献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博盛宴,赋能人们美好生活。(完)

  <strong>“用献血为2022年画上圆满句号”</strong>

  中国杂技团组建了以青年导演范宇鹏为首主创团队,对《造梦师之秘境》进行整体创作。主创团队认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不应该让传统的魔术与杂技技艺,只停留在“形式感”的视听层面,而应该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去适当关注和表达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又富有深意的生活故事。于是,他们寻找到了“北京雨燕”这个富有特点的元素符号,并对它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北京雨燕“永不落地”特性带给了主创团队极大的震撼和启发,并“雨燕”其作为作品“精神力量”的原型。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十年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蹄疾步稳、捷报频传,15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组成“一带一路”大家庭。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平凡而伟大的人们,奔走在神州大地,以信仰和坚持,从泥泞里蹚出大道、在平凡中舞出光芒,将荧火汇作星海、把血脉融入山河。每一个平凡的你,都以不凡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时代。

  “泰国的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和表现力都特别强,他们都很会跳舞,跳得都很好看。同时从来不吝啬表达对老师的喜爱。”说起自己的学生,董静雅总是滔滔不绝,在她看来,此次的志愿者工作不仅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也让她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变得更加自信、快乐和外向。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科科长梁婧说,学校举办跟求职相关的讲座、培训、简历大赛、“我的求职路”征文大赛等,学生可根据所需自由参加。“这些活动注重实用性,通过互动、体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信心。”

刘纯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