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9 03:39:00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长城长》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

  据介绍,作为2024年度北京重点文化项目,《长城长》自5月20日播出以来取得了优异的传播效果。酷云数据显示,《长城长》在省级卫视晚间专题节目排名中连续10日蝉联第1,在垂类榜单中保持头部领先地位。新媒体端全网阅读量达6.12亿,实现了多维度传播破圈。

  当日研讨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长城长》是一部融合文学、艺术、考古、博物、文明等多学科的精品力作,深入浅出地向观众介绍了真正、深刻、全面的长城精神。

  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认为, 《长城长》关注了生活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人,既有历史人物的情景再现,也有今天长城守护人的生动呈现,通过人和故事的呈现和传播,凝练长城的精神文化,让长城文化走进观众的内心。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评价,《长城长》有新角度、新视野、新发现、新观点,实现了时、空、人结合,过去、现在和未来贯通的大历史观。

  评论家彭俐表示,《长城长》聚焦内涵十分丰富的长城文化研究与发现,集电视艺术的“可视性”、历史故事的“趣味性”、考古挖掘的“知识性”和人文精神的“思想性”于一体,全方位地展示了长城的来世今生,对历史文化和学术的研究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和启示意义。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认为,《长城长》见物见景见古今,更见人见事见精神,以中国故事的讲法,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塑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形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长城长》解说任志宏回顾了他与长城的机缘,担当此次解说工作,是他与长城的又一次情感对话和积淀。他表示,自己在此次解说中坚持客观平实、娓娓道来的风格,保证解说基调语感准确鲜明,赋予作品人文力量,凸显《长城长》的内涵和分量。(完)

  同时,西王母掌管不死药的传说使得代表着月亮的兔子出现了捣药形象。《汉乐府•董逃行•欲上谒从高山》云:“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晋代傅玄在《拟天问》中写道:“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兴福降祉。”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阴归正会灵元”中塑造的玉兔精形象,手持短棍儿“一头壮,一头细,却似舂碓臼的杵头模样”与孙悟空打斗,后太阴星君带着娥仙子前来称玉兔精“是我广寒宫捣玄霜仙药之玉兔也”。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村,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被誉为“云朵上的山寨”。

  <strong>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strong>

  他在接受<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专访时提到,结合十二地支,人们常常说的“卯兔”,本身其实代表着黎明、春天、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0/50/10120183935985565294.jpg" alt="" />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2022年12月开始,到义乌批发采购的国内外采购商、带货主播、实体店主、市民游客明显增多。陆荣庆说,2022年12月开始订单明显多了起来,几天时间就能接到以前一个月的订单额,每月能达到600多万元。

廖婉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