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迄今最古老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11 09:14:59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2016年,该所科研团队在燕山地区发现15.6亿年前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说:“这一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出现时间从以前认为的6亿年前提前了将近10亿年,由此我们推断真核生物发生多细胞化的时间应该更早。”

  为了论证这一推断,该团队成员苗兰云在近8年的时间内,采集了16亿年前地层中的数百件样品,最终发现了微体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

  苗兰云介绍,这批发现的化石标本一共278枚 ,它们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无分枝的丝状体。丝状体最长达860微米,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但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有些丝状体整体向一端均匀收缩,细胞呈柱状、桶状或杯状。特别是在一些标本中,发现了生殖孢子结构。综合化石多种特征和成分的分析比较,表明这些化石属于多细胞真核生物。

  “通过测量可以表征丝状体形态变化的2个比值和丝状体直径大小分布频率,我们发现这些丝状体在形态上呈现连续过渡、变化的特征,这表明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同时,这些丝状体和前人在燕山地区发现的‘壮丽青山藻’化石形态和大小相似,所以本次研究将其归入同一个属种。”苗兰云说。

  据介绍,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真核生物最早化石记录发现于中国华北和澳大利亚北部距今约16.5亿年之前的古元古代晚期地层中。“壮丽青山藻”的出现时间仅仅稍晚于这些最古老的单细胞真核化石,表明真核生物出现之后便迅速发生了复杂得多的细胞化演化。

  春节临近了,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姚茂治依旧行走在巡逻的路上,看着来往旅客归心似箭的身影和带着期许的笑脸,他的脸上也浮现了一抹笑意。或许对他来说,旅客的出行平安,才是给自己最好的新年礼物。(完)

  2022年前三季度,印尼GDP同比分别增长了5.01%、5.44%和5.72%。虽然全年经济增长数据尚未出炉,但该国经济官员预计该数据将超过5%。据印尼财政部预计,2022年该国通货膨胀率约为5.5%。佩里透露,2023年印尼政府设定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间为2%至4%。

  三、创新服务理念,推动文明餐饮。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主动提供打包服务,提供公勺公筷,推广“半份菜”“小份菜”,引领“过春节讲节约”的节日新风尚。

  上述公司在疫情下实现不裁员、不停产,是安丘市稳就业保民生取得实际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安丘市通过引“金融活水”帮大学生创业,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等举措,牢牢稳住就业。

  2022年是澳门深受考验的一年。受疫情严重冲击,本地主要工商业活动一度暂停,宏观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

  (六)四川鸿睿康达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