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中国年)巧手捏出年味儿 浙江温州非遗米塑造型多样贺新春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2 08:16:27

  中新网温州2月15日电(周健 侯人玮 李艺)“这是我们乐清人的特色年夜饭,有鲳鱼、黄鱼、乌贼、炒年糕……”日前,在浙江温州乐清,市民陈女士参观当地非遗文化馆新馆时,看到这些菜品误以为真,仔细观察后才发现都是米塑作品,便拿出手机拍照,与朋友分享。

  据悉,米塑,又称“粉塑”,是温州地区独有的民俗工艺。以煮熟的米粉捣成糕团为原料,添加多种食用颜料制作成人物、走兽、花鸟、海鲜、水果、蔬菜等工艺品。

  乐清米塑温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郑小红是上述“年夜饭”的创作者,她介绍,这桌年夜饭一共有30道菜,都是具有乐清传统特色的菜品,以海鲜居多,还搭配寓意美好的寿桃等,“这桌菜我花了3个多月来制作,里面的炒年糕寓意年年高、步步高升,黄鱼寓意年年有余,花蚶寓意‘路路通’,都是正宗的乐清老味道,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时代一直在变化,以前老 一辈的年夜饭很多菜品都看不到了,我做这一桌菜就是想留住这些菜品,让更多的市民能够记住这段时光,更加了解这一代人。”郑小红此次还特意捏了一只米塑龙虾,放在自家的年夜饭餐桌上,寓意龙运当头,幸福相伴。

  在温州泰顺,泰顺县非遗“米塑”代表性传承人张甜清则花了一个月时间,用灵巧的双手捏出了泰顺特有的国家级非遗“碇步龙”。

  走进他的米塑工作室,就看到醒目的位置摆放着寓意龙年吉祥的米塑新作《碇步龙》: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衣着喜庆的10位舞龙人,举着盘旋起伏的彩龙,在狭窄的碇步上腾挪。

  “龙年到了,龙年祈福,少不了做龙文章。米塑这种传统手艺要紧跟时代创新,才能引人关注和喜爱,传承才有可能性。”张甜清介绍道,《碇步龙》米塑是他近年着力创作的泰顺特色系列米塑作品中的新品,目前,米塑作品中既有泰顺廊桥、土楼等人文建筑,也有库村、徐岙底等古村落。(完)

  技术不断地更新迭代,让哈密风电装备走在了新疆前列。张吉明表示,哈密风电项目正在形成大基地、集中化、发电智能化、材料轻型化发展的趋势。

  此外,各地文旅部门组织的“一揽子”旅游惠民措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剂”作用,2月3日,辽宁沈阳推出首批“十大城市消费场景”,结合新春消费券带动消费回暖。浙江宁波也在元宵节期间策划多个特色优惠活动,激发旅游活力。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中山2月5日电 (记者 方伟彬)侨乡广东中山5日举办慈善万人行活动,吸引了海内外1.5万人参与。今年共募集市、镇街红十字会及其它慈善组织认捐款物总额1.32亿元。

  <strong>【外引内育人才荟萃】</strong>

  这朵雪花的故事还成为人们心中的文化印记。在仪式现场,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副部长高天带来了兔年最新推出的“兔墩墩”。她说,冬奥元素不用任何语言把中国文化和美好的祝福传给了全世界,自信开放的冬奥精神将继续展示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力量。

  让年画重回生活,既要继承传统,也离不开从生活、从时代出发的创造。期待未来在艺术的“百花园”中开出更多表现新生活、倡树新风尚的新年画“艺术之花”,赋彩人们的美好生活。

张婉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