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04 19:36:50

  当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等有关情况。

  去年7月,经上海市政府同意,上海市医保局会同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卫生健康委、市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市数据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九个方面28条措施,推进上海完善创新药械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预期。

  夏科家介绍,这28条措施发布以来,上海市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细化完善“施工图”,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加快各项措施落地,从半年多的实施效果看,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携手对上海“新优药械”目录内产品实现全覆盖,创新药械入院更加畅通,上海创新药械多元支付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在全国的示范效应正逐步显现。2023年,上海医疗机构采购国谈创新药金额108亿元,同比增长73.1%。

  具体而言,上海医保商保数据实现融通共享;商业健康保险理赔效率迅速提升;鼓励购买商业健康保险氛围逐步形成;“沪惠保”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创新药械快速进入临床应用,新版国家药品目录中,上海研发、生产、引进的创新药新增38个,占比居全国前;创新药械医保支付力度持续加大。

  通过基本医 保和商业保险对创新药械多元支付机制,还推动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9337.32亿元,同比增长4.9%,效果初步显现。其中,治疗性生物制品、植介入器械、医疗影像设备等细分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增长较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6年以来,上海研制了23款1类创新药,数量约占全国17%,涵盖肿瘤、代谢、免疫、神经等疾病治疗领域。41款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占全国17%。推动72款“新优药械”产品进入医院使用。

  跨国药企纷纷在上海投资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加速器。国际前20位的药械企业中,有90%的企业将中国区总部或研发生产总部设在上海。科创企业活跃,截至目前有30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朱启高表示,上海将坚持“研发、临床、制造、应用”全链条、体系化推进,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支持生命科学领域优秀科学家入选基础研究先行区,加强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治疗、AI制药技术、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养老科技等领域前瞻布局和研发攻关,加快形成重大原创性成果,推动更多1类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

  朱启高还说,上海将发挥领军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外资企业扩大在沪投资。开展重点产品攻关,发布“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加速产品推广应用。聚焦浦东、闵行等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方案,在重点园区新建高质量孵化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吸引更多企业、项目、产品落地。

  <strong>符合下列入户条件之一的,即可申请户口迁移:</strong>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建设大美湿地,三门峡管理处将责任扛在肩上。

  疫情期间,通过团结湖新就业群体流动党支部,团结湖街道建立了36人的应急志愿服务队,将快递小哥纳入保供“白名单”,保障地区居民日常物资需求供给。在保障小哥们安全的前提下,号召支部6名党员主动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骑士团11名快递员、外卖送餐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防疫小分队”,开启24小时全方位守护,为辖区代买、配送生活用品200余件,解决最后一百米配送难题。

  感受到地产预期修复的不仅是售楼人员。“从整个行业来看,政策面逐步向好,而且力度、广度全面超出预期。”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近日在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如是说。

  “我们打算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这篇大文章。”项忠红指了指茶山上正在建设的观光步道,“未来游客能走进茶园零距离体验、研学。咱们茶馆,可以考虑让娃娃们体验茶叶制作等茶文化。”

  (八) 迁入城镇的农村籍退伍转业军人入户。参军前户口在农村的退伍转业军人,可根据本人意愿申请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的户口迁入。

卢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