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枣,何以成新疆昆玉市的名片?

来源: 直播吧
2024-06-08 00:09:43

  中新网新疆昆玉6月6日电 (史玉江)新疆瓜果久负盛名,具有地域特色的吐鲁番葡萄、哈密瓜、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等享誉国内外,而地处新疆最南端、昆仑山下的昆玉市,则有“玉枣之都”的美称。

  文旅活动助推知名度

  5月底,正是新疆南部枣花大面积绽放的时节,昆玉市枣花文化旅游日活动拉开帷幕。活动期间,游客在“和田玉枣”主产区二二四团,观文艺演出,赏与枣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在万亩枣林中参与寻宝活动,在枣花丛中留影。

  “我们每年都会以枣花为媒,举办各类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几届。”昆玉市二二四团相关负责人余雪俐如是说。

  昆玉市一红枣加工企业工作人员也表示,希望通过枣花文化旅游日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田玉枣”,“我们展示的水晶枣、枣夹核桃、精品大枣等产品,品尝的游客很多。”

  多年来,二二四团在荒漠中探索奋斗,走出一条红枣种植之路,实现了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

  余雪俐介绍,二二四团建有红枣文化产业园、红枣交易市场、电子商务中心、红枣文化广场、红枣加工车间、万吨冷藏库及相关配套等设施。

  “我们以二二四团15.5万亩优质红枣基地为基础,完善红枣产业链,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平台,有利于实现区域统筹。”她说。

  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这里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我们在沙土中布设节水设施,大面积种植枣树,将红枣发展成支柱产业。”昆玉市农业农村局三级调研员唐志华告诉中新网记者。

  缺水、干热的昆玉适合种枣树。唐志华解释,昆玉市夏季炎热,冬季冷而不寒,无霜期长,日照强度大、最长达15个小时,昼夜温差在15℃左右。充足的光热、沙化土壤和昆仑山冰川雪水,是这里独具的资源优势。“就像阿克苏苹果,其他地方 种的苹果很难达到它的品质。”

  “试种后的红枣品质相当好,口感香甜,受到市场的青睐。”唐志华说,通过包装和初加工,售价一度卖到每公斤四、五十元。

  “客商都是先预订付款,根本不愁销,行情最好时,每亩纯收入能达5000元左右。”唐志华说。

  唐志华称,2008年前后,昆玉产的红枣名声打出去了,因在国内行业评选中多次获金奖,“和田玉枣”获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我们的代理商。”

  优势支柱产业前景向好

  唐志华介绍,每年红枣成熟季,河南、山东等地的客商都会到二二四团收购,量很大,加工后走高端市场。“因为这里的红枣品质非常好。”

  “在沙漠地带种植粮食作物或棉花等经济作物,受气候影响很大。”唐志华说,种植枣树两年就能见效益,基本不受干热、风沙等恶劣气候的影响,收入稳定。

  近年来,昆玉市对枣园实施提质增效项目,通过技术指导解决红枣单产水平参差不齐、枣园果品一致性差等问题。还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塔里木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应用推广生物调控新技术。

  “自2020年项目实施以来,为昆玉市确定了树形改造的大方向。”唐志华说,通过实施提干、扩冠、降密等改造措施,实现亩产量和品质双提升。

  数据显示,昆玉市项目区枣园亩均增产50公斤至60公斤,带动种植户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我们对枣树的管理水平,在新疆是比较高的。”唐志华介绍,通过卓有成效的提质增效改造,目前,昆玉市红枣平均亩产480公斤,主产区二二四团平均亩产550公斤。红枣产业已成为昆玉市极具特色的支柱产业。

  一颗红枣,形成昆玉优势产业的支柱;一条产业链,链出当地民众的增收致富路。(完)

  “说唱并不是西方独有的音乐形式,比如苏州评弹、京韵大鼓,这些都是中国自己的说唱音乐。云南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很多地方是‘说比唱好听’,像红河的建水说唱,昭通唱书等都是云南民族民间音乐里的说唱形式。”《坐着高铁去看海》的作曲者是49岁的云南流行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岳少鹏。他表示,这首歌之所以选择有些云南味道的中国风音乐混搭说唱的形式,是想表达云南人对外文化交流的愿望,也希望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来到云南,了解这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民族音乐和民族民间说唱。

  “寻找国宝里的小兔子”系列活动,是沈阳博物馆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精心策划的,通过“送福、画兔、寻宝”等丰富多彩、年味十足的文化活动,让观众享受博物馆送去的“文物新春礼”。其中,“沈博邀您画兔”是专门为全市青少年学生打造的文化专场,1月11日至15日每天一场,通过多个活动环节,带孩子们了解家乡沈阳的历史文化,感受城市博物馆的文化魅力。该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观众们的喜爱,报名异常火爆。

  阿德恩出生在新西兰北岛城市汉密尔顿,是一名警察的女儿。在怀卡托大学读传播学专业期间,她已积极投身政治,17岁就加入工党,成为工党青年党中的重要成员。

  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汾酒就作为宫廷御酒受到北齐武成帝的推崇。古往今来,在漫漫时光长河里,皇宫贵族、名人雅士、文人墨客“大家”都爱汾酒。近年来,复兴的汾酒改革归来,进一步走近大众消费者,以“中国酒魂”的丰厚底蕴和实力品质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文化需求,赢得更广泛意义上的“大家”的喜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9日电 (记者 李纯)针对“乙类乙管”措施实施以来,目前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的医疗救治情况和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19日表示,各省已经度过三个高峰。

  “20年来粤海铁路轮渡开行渡轮11.8万趟,累计有6000多万人次借此跨越琼州海峡,经由渡轮运送到海南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申俭德说,如今跨海铁路轮渡已成为连接海南自贸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大通道。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