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支科创项目团队上海首站逐鹿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专题赛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5-31 03:17:27

  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0日获悉,在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专题赛路演中,24支来自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科创项目团队进行首战角逐。

  据介绍,2024年度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共有235个项目入围初赛,比上个赛季增加51%。其中天使组95个,成长组140个。参赛项目100%来自科创板六大赛道,绝大部分企业拥有科技型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大赛影响力覆盖长三角,辐射全国,非上海地区的参赛项目占比达58%,较上个赛季增加76%。

  在嘉定区科委大力支持、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科创办策划下,嘉定科创先锋企业家训练营正式启 动。嘉定科创先锋企业家训练营将为嘉定区科技“小巨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科创企业管理课程,合作培养一批拥有国际格局、深谙经济规律,又兼具商业洞察和管理能力的科创企业家。同时通过“管理赋能、创新实践、跨界链接”相结合的方式,赋能企业家,突破管理瓶颈,迈向从高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据介绍,嘉定区管理赋能创新创业企业家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嘉定区科技创新服务联合会与嘉定区青年创业者联谊会、嘉定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及嘉定区复商联合会共同发起,将通过链接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资源,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长三角聚劲科创大赛理事会主席陆雄文教授表示,许多科创企业的成功并非易事,企业家们经历了数不清的挑战和困境。因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开设了针对科创创始人的训练营,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教学,帮助他们掌握管理知识并举一反三,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业界人士金华君表示,作为一家科创企业的创始人,既要专注于技术的精进,又需要明晰自己的能力边界。一个人不可能擅长所有领域,因此需要通过吸纳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形成一个无短板的团队。

  业界人士黄鸿伟认为,与传统行业相比,科创企业更加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技术专长,因此管理者还应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通过深入了解和有效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的企业文化。

  在另一位业界人士梁栋科看来,管理不仅仅是内控和规范,更是一种赋能,是将科技创新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完)

  “我们带来640个工作岗位,招中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月薪6000元以上,年终奖丰厚,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还有良好的晋升通道。”广西华创新材铜箔有限公司企业招工负责人说。

  “开年生意整体不错,我们感受到强劲的复苏态势。”朱强表示,经历疫情考验,让他们对市场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外卖和堂食要做差异化,我们研发出适合单人用餐的‘一人食大盘鸡’产品,更适合外卖市场的顾客需求。在市场复苏阶段,我们探索‘抱团取暖’,启动各类异业联名合作,如推出‘馕Pizza’。”

  2月3日,山东青岛正式启动春季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吸引320家企业提供7000余个岗位。“合适的岗位有所增加,相信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2023届硕士毕业生王晓梅说。

  点点滴滴,让记者真切感受到三沙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三沙市于2012年7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是中国位置最南、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地级市。因远离海南本岛,就连一粒建筑用砂、一颗螺丝钉都要从外地购买转运。设市十年来,三沙从孤悬海外、设施落后的海岛渔村,正在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便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域边境城市。这一切靠的是祖国的强盛!望着眼前日新月异的永兴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施力伟:实际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2022年5月于达沃斯举行过一次,去年那次年会规模较小。我们很高兴看到,今年年会首次回归传统,在1月以线下形式在瑞士达沃斯举办,规模也恢复到了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此外,今年年会同样聚焦许多重要议题。

  今年1月,天津港集团发布首个全物联网集装箱码头,按下“港口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快进键,码头服务质量和作业效率不断取得新突破。

钱希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