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纳川股份董事长陈志江辞职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5 01:15:29

  截至6月4日收盘,纳川股份股价报1.26元/股,总市值13亿元。

  管理层大变动

  公告显示,陈志江因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辞职后将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截至公告日,陈志江持有公司股份700039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8%。

  纳川股份表示,由于陈志江的辞职,将导致公司董事会成员人数低于法定最低人数,其辞职报告将于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出新任董事后生效。在此之前,陈志江仍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继续履行董事、董事长、代理董事会秘书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中的相关职责。

  近期纳川股份管理层变动频繁。5月17日,公司公告称,收到公司董事史晟彦、董事熊永生提交的书面辞职申请,两人均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5月15日,公司公告称,收到总经理吴晓晖的书面辞职申请,吴晓晖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公司总经理职务。辞去上述职务后,吴晓晖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同日,公司聘任刘鑫宏担任公司总经理。个人简历显示,刘鑫宏曾在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21年3月起,任纳川股份董事。

  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是纳川股份第一大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有公司15.28%及5 .01%股份。

  纳川股份表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监事会任期已届满。鉴于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换届工作尚在筹备中,为保证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工作的连续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将延期换届。

  业绩连年亏损

  资料显示,纳川股份主营业务主要由排水管材研发制造销售、管道修复、管道工程服务、管网投资运营业务及新能源业务等部分构成。

  公司已连续三年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的情况。2021年-2023年,纳川股份营收分别为6.78亿元、5.07亿元、3.96亿元,同比下降24.18%、25.29%、21.86%;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1.09亿元、3.08亿元、3.06亿元。

  纳川股份表示,2023年,受市场供需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主营板块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管材产销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经营亏损;期末因客户信用风险变化及账龄增加,PPP项目业务款项出现无法按期收回导致计提的相关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对外投资的联营企业经营亏损导致按权益法核算计提的投资损失增加;因经营情况不佳,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内部分亏损主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回等所致。

  2024年一季度,纳川股份盈利情况并未好转,受市场环境持续影响,公司实现营收4765.58万元,同比下降30.37%;净亏损3046.23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642.85万元。

监制:李若愚

签发:彭勇

责任编辑:何俊熹

  国际社会更加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认为中国果断调整防疫政策将为中国经济复苏增长创造更好的动力。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等国际投资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美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防疫政策调整后,认为中国会出现更高增速的基金经理比例已飙升至约3/4。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中国调整防疫政策有助于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经合组织秘书长科尔曼指出,中国调整防疫政策“将支持中国和全球的复苏力度”。

  林先生回忆,大多数乘客素质好有礼貌,但也遇到过一些脾气暴躁、蛮横无理的乘客。例如,有一次去洛杉矶国际机场接一位乘客,由于机场客流量大,加之导航定位有些偏差,自己的停车位和乘客所在的位置有一点距离,结果那位乘客一上车就破口大骂,一路都没停过;而在高速公路上又下错了一个出口,自己当时非常紧张,连连向乘客道歉。但这名乘客在飙完脏话之后,竟然直接说“我要下车”。林先生告诉他这样很危险,但是他不听劝,并打开车门威胁。林先生只能将车子停在应急信道,这名乘客便拿着行李在高速公路下了车,林先生立马就收到一个差评。

  付一夫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各行各业正重回正常运行轨道。2023年重振经济也成为各地的首要任务,考虑到2022年的低基数效应,预计2023年我国经济或将迎来强势反弹。

  例如,支持小米电视使用的小米影视会员年价为348元,充值后可以观看VIP频道全部内容。但商家也同时表示,单点付费影片、小米电视课堂会员、小米儿童成长会员及三方应用中需要付费观看的内容,均需要另行付费购买。

  在长寿研究领域,爱丁堡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可影响人类寿命和健康的血液蛋白——载脂蛋白a(LPA)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巴布拉汉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成熟期瞬时重编程”的新方法,可逆转“衰老时钟”,让皮肤细胞“返老还童”30年。

  “同时,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2023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在一般性公共预算收支矛盾比较突出的背景下,适度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既是宏观调控、积极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的需要,也是改善我国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需要。”白彦锋表示,此外,近年来,中国国债对于国际投资者更具吸引力。2023年适度扩大国债发行规模,也有助于扩大我国经济国际影响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闵家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