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京丹列车唱响“时代之歌”

来源: 秀目传媒
2024-06-21 13:42:56

  “经过鸭绿江铁桥的时候,车轮与铁轨的声音格外刺耳。”担当过K27/28次加挂车客运任务的乘务员杜京义说,“每次等待边检的时候,都能看到这座钢铁结构的大桥。”

  北京开往丹东的K27/28次列车,前身是1950年开通运行的北京至沈阳的1/2次列车。1953年12月,中国和朝鲜签订了《中朝国境铁路协定》,1954年6月开始旅客行李联运,自此开始,K27/28次列车与朝鲜人民画下了友谊的“同心圆”,70年的红色京丹故事也由此展开。1954年5月21日,1/2次列车的终点由沈阳延伸至安东(今丹东),变更为13/14次列车;同年6月3日,13/14次列车开始担当起中朝国际联运任务,从北京站加挂软卧车两辆、硬座行李车1辆,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国际联运列车。1981年10月,车次变更为K27/28次,直到如今再没变过。

  70年间,这趟列车成为中朝人民搭起“连心桥”,“一代代(北)京丹(东)车队干部职工始终秉持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以报效祖国的赤诚、敢为人先的胆量、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谱写着属于京丹车队的新的时代篇章。”京丹车队 党支部书记张

  从中国丹东到朝鲜平壤距离不到300公里,但列车却需要运行7个多小时。“国内区段运行时速是160公里,朝鲜境内的时速约40公里。新义州开车以后,时不时会有小孩挥舞着手臂追着列车奔跑。”杜京义说。

  近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客运段举办了京丹列车开行70周年庆祝活动,在餐车上,铁路人员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的老照片进行了展示,在光影的记录下,70年的风雨历程勾勒成形。一张黑白色长幅合影照片正中间坐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列车长李思文介绍说:“1954年,京丹车队职工王振华同志作为劳模代表,受到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现任北京客运段生产指挥中心业务指导的杨贺明,曾在1997年至2012年间担任这趟车的列车长。据他回忆,那时K27/28次列车每逢周一、三、四、六加挂朝鲜联运列车,中方和朝方轮流担当值乘任务,“我们要了解朝方重点旅客情况、饮食用餐习惯等,特别是遇到朝鲜旅行团时,还要提前沟通,合理搭配饭菜,约定堂食时间,错峰用餐,更加周到细致地服务好朝鲜旅客”。

  K27/28次列车在开车后曾经有一个特色服务,列车员会用顺口溜的方式把沿途各站、停留时间、特色景点、风土人情等作详细介绍,每次列车员一口气说完以后,旅客们都会拍手叫好。“那时候车上有旅客意见本,上面有不少表扬的,最多的一次一趟车写了一本。”京丹车队原队长杨勇一边说一边比画,时不时还加入几句当时的顺口溜。

  在这趟车上工作了13年的列车长石新礼说,每逢春节、中秋等节假日,他都会为旅客送上美食、礼物和祝福,也会在日常工作中,耐心地解决旅客遇到的困难,常常收到旅客的感谢信和锦旗。“服务旅客要做到‘有需求有服务,无需求不打扰’。”石新礼说。

  5月30日下午,K27次列车从车库出发,抵达北京站,列车员们身披绶带,站在车门口迎接旅客乘车。在站台上设置了京丹列车开行70周年纪念板和打卡相框,不少旅客驻足观看,并用手机拍照打卡,合影留念,记录这一特殊的历史时刻。“每逢假期我都要乘坐这趟列车回家,今年我毕业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乘坐这趟列车。”杨超云举起手机与列车自拍,并在朋友圈为这趟车送上70周年的祝福。

  “京丹列车是北京、辽宁两地人民的幸福车,也是维系中朝友谊的见证,虽然已经70年,但列车上的青年人仍青春飞扬,风采依旧,希望这趟列车永葆青春,更好地服务沿线人民。”杨勇说。

  2月4日晚,主题为“火灯映春”的火灯巡游在湖南衡阳市南岳区举行,市民们和表演者纷纷走上街头,挥舞着彩灯与各式长龙,迎接元宵佳节的到来。 

  一碗可口的汤圆是元宵节必备的美食。活动现场,台胞台属们分工明确、合作有序,捏馅料、滚汤圆、蘸透水,一个个汤圆在大家手里成型,预示着新的一年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和国际滑雪联合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指导,中国滑雪协会主办,中国银行官方合作支持。本站比赛设置高山滑雪大回转、单板滑雪大回转、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3项比赛项目,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俱乐部和个人以及来自黑龙江省、甘肃省等地的俱乐部选手参赛。

  <strong>种粮与稳粮——东北寻“粮”策系列谈之一</strong>

  尽管最初,徐旭生是在寻找“夏墟”的过程中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然而根据文献记载和当时对相关文化遗存的认识,他将遗址推测为了商汤西亳。这一观点被称为“西亳说”,在学术界有关夏商分界的讨论中占主流地位长达二十年,只是随着二里头遗址文化分期的细化,在一二期与三四期之间加了一道切割,即二里头一二期属于夏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

  在泰国曼谷,泰中侨商联合会副主席齐斌一家和几位山东老乡聚在一起过元宵节。齐斌说:“泰国当地人不过元宵节,超市里很难买到元宵,我提前跟开中餐厅的朋友预订了元宵;逢年过节总少不了饺子,我们买了饺子皮,自己调了馅料,大家一起包了饺子。”

陈依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