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检发布保护吴承恩墓、涉侨文物等公益诉讼案例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10 11:45:15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素)时逢中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案例保护对象涉及古文物遗址、涉侨文物等。

  本次发布的“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吴承恩墓行政公益诉讼案”案情显示,吴承恩墓位于淮安区石塘镇二堡村,是研究吴承恩历史生平和西游文化的重要文物古迹。由于长期缺乏专业管护,墓园破损严重。

  2023年5月,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此后,石塘镇政府严格按照文物保护修复规范完成吴承恩墓修缮保护工作。此外,检察机关等多方协同开展“公益诉讼助力古城保护”专项行动,推动该地相关部门巡查文物保护单位70处、修缮市级以上文保单位4处。

  此后,检察机关 通过磋商、检察建议、跨国“云听证”等方式,督促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梅阁码头旧址修缮工程完成后,成为江门侨胞回乡打卡点。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厅长徐向春表示,2019年10月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万余件。此次发布案例,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精准化、规范化水平。

  <strong>迎难而上 跃向更高舞台(展望奥运新周期)</strong>

  有人过往罪行被曝光账号被关闭

  <strong>新春走基层|巴山深处小年日 农家院里暖融融</strong>

  南方遭遇旱情的时间,正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科所副研究员陶志强曾向记者介绍,植株的穗数、穗粒数、粒重是决定粮食产量的三要素。旱情到来前,植株穗数已经尘埃落定,穗粒数则主要取决于在授粉效率影响下的结实率,而干旱高温的环境是不利于授粉的,同时粮食作物籽粒的饱满程度、外观品质等也都会受到影响。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7/41/2674711060753568253.jpg" alt="" />

  1月15日,全省发送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旅客304.36万人次,环比增长4.14%,同比减少0.26%。其中,经营性道路运输发送旅客155.69万人次,环比增长8.44%,同比减少18.77%。水路发送旅客10.70万人次,环比减少17.24%,同比增长70.28%。铁路发送旅客118.71万人次,环比增长2.28%,同比增长26.56%;民航发送旅客19.26万人次,环比减少2.14%,同比增长43.55%。

廖佳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