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01 18:21:02

  这是记者31日从2024年北京防汛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市应急局副局长李宇表示,从近年来的防汛实践来看,北京面临的防汛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城市排涝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汛期短历时、雨强大的降雨,易造成城乡下凹式桥涵、低洼院落、地下空间及排水标准不高的路段等发生积水,城乡结合部、部分郊区新城等区域应对极端降雨天气的防汛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分布在城郊的231处下凹式铁路桥涵和个别排水系统标准比较低的路段,遇到强降雨造成内涝积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目前,北京还有121处积水点尚未完成工程治理,需要在汛期重点盯防。遇有极端降雨时,地铁、半地下室、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仍存在防汛风险,还需加强防倒灌、应急疏散避险和应急抢险措施。

  二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北京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2%。截至目前,北京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9147处,较2023年增加615处,山洪沟道352条,山洪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涉及7个区、98个街乡镇、774个村。

  此外,郊区旅游景点与山洪地质灾害的隐患点重叠,暑期旅游旺季与汛期雨季重叠,户外运动和旅游人员流动性大与山区通信盲区重叠,预警转移难度大,这些因素都极易造成风险。

  三是流域性洪水风险依然存在。去年永定河发生罕见流域性洪水,滞洪水库、水闸、堤防等防洪工程出现不同程度险情。北京正在加快推动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但短期依然存在防洪短板问题。北运河、潮白河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遇到超标准洪水时仍有风险。

  四是基层防汛应对能力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仍需提升。在应对极端强降雨情况下,如何迅速启用基层防汛力量和调动相关物资,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公众对于涉险时的自救互救技能还不能完全掌握。全市各级防汛系统仍需通过更加通俗的方式普及防汛避险知识,抓好防汛应急的社会动员,提升市民防汛减灾和避险意识。

  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

  李宇表示,北京扎实开展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督促开展水利工程等7类防汛隐患排查,并建立防汛隐患台账。梳理全市442处积水点,逐一核实下凹式立交桥和道路积水点工程治理情况,明确治理主责单位,加快推进防汛隐患治理。对于汛前无法完成的,要严格落实应急度汛措施。全面推进地灾风险隐患综合治理,2024年申报地灾治理工程项目13个,涉及8个山区6463户。

  眼前的他,身材不算高大,但很壮实,皮肤黝黑,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或许是赶路太着急,他一头一脸都是汗,身上的工作服也被汗浸透了。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言论和报告。比利时国家安全部门有关言论毫无事实依据,充斥主观猜忌和意识形态偏见,对中资企业在比正当合法经营进行抹黑诋毁,严重影响中资企业声誉,并给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潜在损害,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记者:吴植 陆浩 周密 熊琦 乐文婉 鹿泽新 有之炘 李海伟

  四是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走在前。江苏人口密度大、能源消耗大、排放强度大、生态家底薄。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空间结构等优化调整,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江苏,全面提升生态“含绿量”、增加发展“含金量”。

  <strong>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开展备案审查,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宪法法律监督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2022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报告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以来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显示,备案审查工作逐步实现显性化、制度化、常态化,备案审查制度在保证党中央令行禁止、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利、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strong>

  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表示:“这是非中合作的成果,将改善非洲人民的健康并带来繁荣,彰显了非中坚实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非洲疾控中心首席地区协调员马埃达表示,从埃博拉疫情到新冠疫情,中国向非洲大陆提供了巨大支持。当前,非洲国家亟须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中国的援助及时且迅速。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再次体现出,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支持非洲。

沈美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