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闽西暴雨灾区:“一个都不会少,一定能参加中考”

来源: 澎湃网
2024-06-19 21:12:09

  中新网福州6月19日电 (叶秋云 曾俊钦)19日8时30分,2024年福建省中考顺利开考。因为 一轮强降雨的持续侵袭,福建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和地质灾害,给当地中考带来严峻考验。

  15日至16日,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遭受破历史极值量级的暴雨袭击,该县岩前镇出现灾情,岩前中学考点考试的考生也被迫全部撤离。

  17日一大早,武平县教育局局长钟建晖等第一时间奔赴学校查看灾情,并立即部署中考考点平移工作,将在岩前中学的考点平移至武平二中,参与考试的考生包括岩前中学考生297名、象洞中学考生63名。随即,武平县马上对武平二中考点进行布置,并按考试要求调试通讯、监控、播音等中考必需设备。

  受暴雨袭击,武平县中赤中学同样出现险情。2名老师和40名学生被困学校,9名回家准备中考物品的学生更是困在家中。因道路塌方,中赤中学家长和学生极为焦急。

  17日上午,中赤中学教师高发文收到上级传来的消息,“一个都不会少,一定能参加中考”。他立即安抚学生,让他们安心备考。

  灾情稳定后,镇、村和学校领导纷纷沟通协调,努力联系校外的9名学生。其中,8名学生在家长和救援队的帮助下,于17日下午抵达中赤中学集合。

  最让人担心的是家住武平县中赤镇育平村的考生林荣浩。17日中午,他从家中步行赶往中赤中学期间因道路塌方迷路了,走了6个多小时后幸好遇到了蓝天救援队,于17日20时左右才抵达中赤中学。

  17日傍晚6时许,部分中断的道路成功抢通。“18日上午,这49名学生整整齐齐在学校(中赤中学)集合,因中巴车无法抵达学校接孩子,而步行2个多小时赶到中赤镇万营村,大家才坐上了县里派来接学生的中巴车。”高发文表示,18日下午4时50分,全部学生抵达武平县城的考点熟悉考场。

  抵达考场的那一刻,高发文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激动说道:“我感到非常欣慰,没有各级各部门的倾力付出,不可能做到一个都不落下。”

  在武平中山中学就读的下坝乡考生也同样遭遇了考验,邱珍、廖小钰、王茂富三名考生因家中较远,交通和通信中断,返回学校参考遇上了特别大的困难。

  17日16时,邱珍从家中步行出发,翻山越岭,历经3个小时,终于走到下坝乡,学校安排车辆将她接到学校。廖小钰则在家人的帮助下抵达下坝乡,18日10时30分顺利到达中山中学。

  最为艰难的是考生王茂富,居住在最偏远的武平县下坝乡美溪村,道路损坏非常严重。在各方努力下,王茂富于19日凌晨抵达就读的武平中山中学休整准备,如期参加8时30分开考的中考。

  目前,教育、网信、公安、工信、自然资源、卫健、市场监管、保密、通信管理、气象、电力等福建省直单位负责人在福建省教育招生考试指挥中心联合值班、集中办公,共同应对和快速处置可能发生的涉考突发偶发事件;各市、县(区)政府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在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指挥中心联合值班,全力保障中考安全顺利。

  今年福建全省中考报考人数共计104.5万人,其中,九年级52.3万人、八年级52.2万人。福建省共设置90个考区、622个考点、19781个考场,共抽调考务人员约8万人。(完)

  1月14日08时至15日08时,新疆西南部、西北地区南部、华北南部、山东大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部及四川东部、重庆、青海大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陕西南部、安徽中部、湖北东部和西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北部、重庆中西部和东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暴雪(10~14毫米)。江南大部、华南及台湾岛、西藏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有中雨。青海、湖北、山东半岛、台湾海峡、南海等地的部分地区有5~6级风,阵风可达7级。

  最艰难的时候,夏格庄镇政府向葛群修伸出援手。“镇政府把我作为乡土创业人才予以扶持,并邀请我参加当地‘红枫节’农副产品销售,免费提供展位,帮助宣传推介。”葛群修说,“现场销售和推介的效果很好,店铺的流量上来了,访问量、下单率、好评率都稳步上升。”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介绍,截至14日7时,海口三港已预约待渡的车辆约2700辆,复航后疏运需12小时以上,该局将实时发布港口通航信息,司机旅客可关注“新海港”、“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获知详情。(完)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汉阳江边,新建成的杨泗港都市T台位于鹦鹉洲长江大桥和杨泗港长江大桥之间,全长约1974米。站在亲水平台处凭栏远眺:江面碧波荡漾,两岸高楼林立,船舶往来穿梭。

  几张桌子、一沓红纸、多套笔墨……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将满满的祝福倾注在笔端,一副副原创春联跃然纸上。围观民众可挑选自己喜欢的春联,或者现场“私人订制”心仪的春联。

  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五年来,常委会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全局性、综合性、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广泛动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界委员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民生关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研究,通过提案为首都各项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陈思一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