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活态传承令非遗生机勃勃

来源: 三联生活周刊
2024-06-10 01:27:24

  中新网吉林延吉6月8日电 (记者 郭佳)“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延边集展暨消夏避暑旅游季8日在延吉市举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发布了2024消夏避暑旅游季精品线路,精选了32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

  延边州是吉林省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拥有3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9项、省级名录项目90项。

  今年,延边州首次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和“消夏避暑旅游季”活动联合起来举办。延边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张玉珍表示,此举意在推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景区景点、美食、文创等载体中,增强景区文化氛围和吸引力,让旅游更有个性,同时也让非遗在活态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近几天,记者在延边州采访发现,延边州培育了一批特色文化乡镇,如汪清象帽舞之乡、珲春洞箫之乡、图们长鼓舞之乡、龙井伽倻琴之乡;建设了非遗村镇、非遗街区、非遗工坊,如大蒲柴河村、延吉市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汪清传统粉条工坊等,让非遗项目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中国朝鲜族民俗园是当地最火爆的打卡地之一,不仅有朝鲜族服饰、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米酒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还有朝鲜族传统民居、秋千跳板、摔跤等非遗项目场地设施,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能观看到精彩的非遗表演。

  张玉珍表示,中国朝鲜族民俗园之所以成为青年游客必去的打卡之地,主要是找准非遗技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联结点,大大提升了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当天,朝鲜族传统米糕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林正男也来到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端午节前夕,他特地做了艾蒿米糕,十分受欢迎。他说,米糕好吃、好看,很符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在延边州,非遗项目不仅与旅游紧密结合,还在校园、社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延边大学师范分院附属小学,朝鲜族跳板、秋千两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朝鲜族传统民谣、扬琴两个州级非遗项目深受学生喜爱。

  该校党建办公室主任朴爱罗介绍,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加强了学生学习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的意识,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意义。

  延边州非遗项目还与时俱进,搭上“新媒体快车”,触达更多人群。建团70多年的延边歌舞团走进抖音直播间,收获50万名粉丝,让延边歌舞、音乐非遗项目走向全国。

  此外,延边州还定期开展非遗理论研究,不断丰富提升其文化内涵,出版了《中国朝鲜族风俗》《延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中国朝鲜族阿里郎》《中国朝鲜族民俗舞蹈和民俗游戏》《中国朝鲜族传统服饰》等一大批非遗书籍。(完)

  在会后发布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在对乌军援、生态转型、军事合作等方面达成一致。除此之外,声明大篇幅谈到法澳在印太地区的合作,包括供应链安全、海上安全、气候变化等领域,以及重申支持东盟的中心地位和东盟主导的区域架构。此外,声明还在“印太地区”部分罕见地谈及台海问题,强调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呼吁在不使用武力或胁迫的情况下,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两岸问题;重申共同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承诺共同努力支持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家资格不是先决条件”的国际组织的工作;重申继续深化与台湾在经济、科学、贸易、技术和文化领域的关系。

  <strong>订单旺生产忙“抢人抢单抢先机”</strong>

  年近六旬的涪陵区南沱镇连丰村退捕渔民刘加祥每天驾着小船,和老伴一起,做起长江清漂人。“从小在江边长大,看着长江水越来越清,我们也越干越有劲儿。”看着家乡清灵灵的江水,刘加祥满脸骄傲。

  “一降一涨”寻找平衡点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吴侃

  值得一提的是,方智远还特别重视中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工作。

杨希香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