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类和平文化石器遗存在澜沧江流域广泛分布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3 15:32:06

  该成果是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联合研究团队与云南临沧市文物管理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

  和平文化是法国考古学家科拉尼20世纪20年代发现于越南和平省的旧石器时代石器组合。此后近100年间,和平文化遗存在东南亚大陆国家被发现广泛分布,迄今在东南亚已经发现近200个遗址。曾有西方学者认为,此文化的源头应该在中国西南地区,但长期以来未发现考古学证据。

  2006年以来,国家文物局资助的边境考古项目调查期间,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在云南澜沧江流域发现多处线索,经与东南亚考古遗址对比,确认属于同一类文化遗存,而且是和平文化最早的源头。此后经连续调查和发掘,又发现多处文化遗存,总数已达10多处,证实了和平文化在我国云南西部广泛分布。

  此次发表的成果中发现沧源农克硝洞遗址存在数量可观的超大型石器组合,超出常规使用的尺寸范围,为人们了解“和平人群”的生产生活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

  长期跟踪研究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认为:“和平人群”是智人分化出来的适应热带亚热带 气候的狩猎-采集人群,生活于距今45000至3000年间,最终因为农业人群文化的压力从东南亚大陆消失。目前学术界对其体质人类学特征还知之甚少。所幸的是,近年来,根据最新的古DNA研究结果推测出了“和平人群”遗传特征的基本脉络。

  “和平人群”是从中国北方田园洞人的一支早期现代人中分出来的,在中国西南国际河流流域繁衍并向东南亚大陆扩散,在东南亚大陆边缘地区与壮侗和南岛语先民混合,最终于3000年前融合到了东南亚土著人群中。“和平人群”后期的南迁和在中国大陆的消失,可能是因为来自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小米)人群和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人群(稻米)的迁入而引发的生存空间竞争。

  和平技术复合体以苏门答腊式石器(砾石周缘单面加工的多功能工具)、短斧、砍砸器、半块砾石工具、石片工具和研磨器等为组合特色,这些器形的功能和对后期新石器乃至金属工具的影响还有待研究。

 <strong> “喜感”和“爽感”</strong>

  在卢川看来,去年以来,特别是2022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后,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利企惠企的务实措施,解决了一批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企业跑办、审批事项更便利、更舒心。“全省市场环境、政务环境、金融环境、法治环境、信用环境持续向好,尊商、亲商、安商的氛围更加浓厚。”

  接着,沈华清点开了自己创作的作品。“这张图的关键词有‘婺源风格’‘透视效果’,还有其他10多个词条,作品就有国画和油画结合的特点了,这是AI给绘画带来的风格迁徙。”沈华清的一大乐趣,就是不断用关键词的组合调教AI,而AI用产出的作品丰富了他的想象空间。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14/8286364067435678698.jpg" alt="" /></a>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本次溺水事件发生后,平陆县交通运输局立即启动水上搜救应急预案,海事、交通执法人员赶赴事发水域,同步通知下游沿线所有渡口积极参与水上救援,形成全面铺开的多道拦截救援点。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9日公开通报了十起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中储粮集团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徐宝义干预和插手粮食业务招标代理、受贿案等。

林彦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