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 | 千年木兰陂,见证莆田治水蝶变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5 13:44:41

teacher tupuJapanese僕は寮に戻って彼女の神戸の住所にあてて長文の手紙を書いた。直子がどこに越したにせよcその手紙は直子あてに転送されるはずだった。  新华社海口2月5日电 <strong>题:“火热行情又回来了!”——记者探访海南民营企业节后开工热潮</strong>0XhOyA2-aho35gX7ZmjQ4vI9r7E-江山如画 | 千年木兰陂,见证莆田治水蝶变

  中新网莆田11月15日电(记者 袁秀月)回忆起以前经历的水患,71岁的福建省莆田市新度镇蒲坂村原党支部书记郑仁明仍记忆犹新。“那时候村民们常常提心吊胆,种粮食是靠天吃饭,就怕台风多、下雨多。受水患影响,那时一亩地的稻子通常只能收两三百斤,村民还不敢往地里种其他经济作物,就怕一发洪水给淹了。”

  郑仁明提到的洪水便是来自于莆田市的“母亲河”木兰溪。木兰溪水源丰富,但弯多且急,河道狭窄,入海处地势低洼。木兰陂建成前,木兰溪两岸的兴化平原,频遭上游冲下的洪水和下游涌上的海潮侵害,造成南北洋平原生灵涂炭,人民群众饱受洪灾之苦。

  北宋年间木兰陂的修建,彻底改变了南北洋平原以往“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然而,虽然莆田人世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但水患并没有消除。

  77岁的莆田市城厢区下黄村原村委会主任林国栋还记得,小时候有次发大水,在撤离的时候,因为水太急不慎翻船,好多人落入水中。当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木桶,一是用来腌咸菜,另外就是等发洪水的时候可以当做运输工具,把老人孩子装进木桶里送到安全的地方。

  早在1957年,木兰溪治理工程就曾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因其工程技术难度大迟迟难以动工。1999年,莆田市邀请国内权威水利专家,经过多重论证与技术试验,终于为木兰溪找到治理良方。2003年,木兰溪裁弯取直工程完成,原来16公里的行洪河道,裁直为8.64公里,缩短7.36公里。2011年,两岸防洪堤实现闭合,洪水归槽,防洪标准大大提升。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木兰溪畔正迎来蜕变。曾经的“水患之河”,成为当下的“生态之河”“发展之河”“幸福之河”。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患了,想种什么种什么,而围绕木兰溪的综合治理也有了新方向。以玉湖为中心,莆田规划用地7532亩,开发建设玉湖新城。如今,玉湖片区内,学校、医院、商场、体育活动场所等各类公共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历经千年的木兰陂,如今已建成为风光优美的亲水公园。当前,木兰陂围绕“千古木兰溪、百里江山图、十里风光带”总体思路,从“生态带、文化带、健康带、产业带、创新带”五大方面发力,努力打造集遗产保护、生态修复、水利科普、多维体验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木兰溪摇身一变,成为一条联系城市与山水的绿色纽带。

  林国栋说,自从木兰溪治理之后,他们的生活改变了许多。现在不管是早晨还是傍晚,都有许多人在木兰溪边运动,有跑步的,还有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的等等。更有人专门骑自行车来这里骑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今年多个台风登陆我国,莆田也没有发大水。

  对莆田人来说,随着木兰溪的巨变,“海水漫灌,蒲草丛生”已成为历史,而对于水的恐惧也慢慢成为过去。

  11月11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由中国新闻网 和福建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海南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等多地网信办共同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武夷山启动。当天,“江山如画”全媒体福建采风活动同步启动。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院长周虹表示,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精心指导下,剧院继2022年与加拿大福建社团联合总会共同主办“元宵闽剧晚会”之后,今年与香港福建同乡会共同主办“元宵闽剧晚会”,以线上演播的方式共贺元宵佳节。“该活动以乡音凝聚乡情,两地乡亲佳节共赏闽剧,对于促进闽港两地文化交流,深入了解闽剧艺术,共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周虹说。

  途经无人区时,因车辆故障加之没有信号,两个女孩一度陷入困境。幸而遇到好心的自驾游旅客,喊来帮手帮助两人脱困。“前来救助的司机带了当地特色的麻花,还有夹了蒜蓉和花生酱的馒头。也是很特别的味道。”

  “今年元宵节杭州很热闹,绚烂的烟花灯光秀在钱塘江边上演,大饱眼福。我把照片、视频分享给了在台湾的亲朋好友,一起欢度佳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杭州时隔11年重启烟花大会,让杭州亚组委办公室博物馆团队展品负责人、爱好摄影的台湾青年周庭盈十分兴奋。在她看来,光影艺术能联结两岸,人间最美是团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