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49天捡2吨多垃圾,该问一句是谁丢的?

来源: 观察网
2024-05-31 10:53:24

  看到这样的新闻,没有一个人不会被这“小小的举动”感动。我们之所以感动,不是因为辛先生做的事情有多么伟大,其甚至可以说是“举手之劳”,而恰恰是这样的“举手之劳”打动了我们每个人。就是如此人人都可以举手之劳的事情,有几个人愿意去做?

  这么多人都路过了这个地方,这么多人都看到了这里的垃圾,可是这么多人看到的都只是“垃圾之外的风景”,而没有看到“风景之内的垃圾”。我们这些世俗的人,往往会选择性“看世界”。

  旅行49天捡2吨多垃圾,值得我们点赞,值得我们叫好,值得我们送去热烈的掌声。可是,我们在赞美的同时,也不能让赞美的 声音淹没了该有的反思,需要追问的有这样几个

  其一,垃圾是谁丢弃的?我们一直在倡导要文明旅游,要爱护环境,这些河道里的垃圾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从风景里路过的人”丢弃的。都说旅游不要忘记带上“文明的行囊”,试问,当我们一边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一边将随身制造的各种垃圾随手一扔的时候,我们的文明意识、我们的环保意识、我们的责任意识去哪儿了?“看风景”不能变成了“煞风景”。每一片垃圾的背后都有一个丢弃者,这样的行为都在无声地伤害着我们共同的家园。

  其二,为何没有人清理?报道中提及的昌都这个河道里的垃圾,可以用“大量”来形容,因为辛先生用时3天,才将河道清理干净。那么最值得追问的就是:当地的管理部门去哪了?环保、环卫等等在干啥?一个过路的游客都能“眼里容不得垃圾”,责任部门为何面对“满目的垃圾”而无感?

  2吨多垃圾的清除,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背后反映的是人类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问题。辛先生的行为值得我们点赞和学习,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逃避反思的借口。每一个享受大自然恩惠的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是谁丢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人心。它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正视自己的行为,检视自己的习惯,是否也在无形中成为了环境的破坏者?

  旅行49天捡2吨多垃圾,环保责任需要常驻每个人的心里!郭元鹏

  <strong>经济为基,推动中非经贸往来与产能合作协调发展。</strong>产业合作是推动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的强劲动力。未来,中国将通过新模式、新动力与区域产业要素禀赋相结合,促进非洲本土产业的多元发展,使之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合力打造世界品牌。双方将把握产业合作发展新趋势,推动中非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医疗卫生、金融科技、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合作;研制中非贸易标准,增强中非“制造”“智造”“质造”的全球影响力;通过自贸试验区构建产业链与供应链,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企业加快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转型;推动中非国际贸易领域专业服务发展,提高通关物流效率,延伸非洲本土产业链,逐步实现中非共同富裕,构建利益与发展共同体,并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strong>南部战区陆军“老山</strong><strong>旅</strong><strong>”某边防连班长 张伯</strong><strong>详</strong><strong>:</strong>我们“老山旅”历来是一支战功卓著的荣誉部队,在上世纪我们就叫响了“一人辛苦万人甜、一家不圆万家圆”。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更应该把它传承好,虽然我们跟家人聚少离多,但是看到全国人民他们团圆了,他们幸福了,那么我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27/17920005983724690919.jpg" alt="" />

  5800米的雪古拉峰是他第一次登顶的山峰。站在峰顶,山风呼啸而过,吹得旗子招展,一种干净利落的声音。张洪更加确定了,登山,就是那个抽象的方向,那个一直在寻找的“具体的事”。

  “‘2023全国网上年货节’是新形势下释放消费活力、增添消费动力的利民惠民行动。”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促进绿色消费、智能消费、健康消费,打造更多消费新场景。

  在案例三山西新绛南某某等人诈骗案中,检察机关在启动企业合规工作中,主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稳妥在涉案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开展合规工作。因企施策,明确重点,标本兼治,为企业量身定制“安全生产+财税管理”专项合规组合推进路径。同时,该案积极稳妥探索合规准备工作前移,在重罪案件中开展合规改革,坚持量化评估、科学验收,确保企业“真合规”“真整改”。该案例有利于纠正企业合规只能局限于单位犯罪的误区。

张俞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