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博单位在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将开展7300余项活动

来源: 新华社
2024-05-31 18:07:39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30日在京举行的国家文物局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全国文博单位在此期间将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

  据介绍,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8日在沈阳市举行,活动由国家文物局、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辽宁省文物局、沈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主场城市活动聚焦主题主线,将进行系列宣传展示、遴选推介及相关发布:举行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主题论坛、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集中推出“大美中国行:文化遗址里的中国故事”融媒体直播活动、“我们的中华文明”云课堂、“文言物语:跨时空的对话”系列微视频、《中国考古大讲堂》第四季之“中外联合考古”系列讲座、《文物》杂志外文期刊等展示传播精品;邀请文博基层工作者做主题讲述,公布2023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案例遴选推介名单、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推介名单、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名单;国家文物局与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主题展览也将开幕;还将举办“丹青记忆 守望家园——中国文化遗产美术展”线上展览、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讲好文物故事”实践方向展演活动等系列配套活动。

  作为首次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的辽宁省,精心组织、积极筹备,计划推出近300项惠民文博活动,成立红山文化研究院。沈阳市委、市政府也组织了主场城市十大配套特色活动,包括公益宣讲、惠民开放周、考古开放日、文物修缮观摩、短视频大赛、志愿者招募等多种形式。第四届文物科技创新论坛将安排16场学术报告,交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及在文物保护、考古科学研究、资源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

  据悉,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 全国文博单位组织开展相关活动7300余项,其中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各地将结合地域特色,关注宣教育人,突出惠民利民,创新传播形式,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全民共享。(完)

  <strong>协同发展</strong>

  很多远离家乡的天津人,走在外地的街头巷尾,看到店铺菜单上种类繁多的“煎饼套餐”,不由得会认为那是“异端”美食。唯有回到家门口,一大早买上一套刚出炉的煎饼馃子,边吃边走在熟悉的市井街道上,看行人漫步,听车水马龙,得空儿与街坊聊几句,末了再来口热豆浆,以这样的方式打开一天的生活,可能才算得上是正宗天津卫。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放眼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始终行天下大道,谋世界大同。一个梦想接连实现、充满生机活力、赓续民族精神、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国际风云纷繁变幻,离不开引领前行的力量;国际环境风高浪急,更需要化解挑战的良方。2022年,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主持和出席10余场重要国际多边会议,与60多位外国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会谈会见,同近30位外方领导人通电话、视频会晤,就双边关系发展和重大国际问题等密集互动、深入沟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各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天下一家的中国气度,重情尚义的中国承诺,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言出必行的中国担当,鼓舞世界,启迪未来。“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稳定力量”“一个强大、友好的中国,将为地区和世界带来积极影响”……国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2年的理财回表主要发生在四季度的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时期,测算规模约为1.5万亿元。”程强团队表示,理财产品回表始于2018年,当年资管新规正式印发,以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为代表的非标理财规模开始见顶回落。2019~2021年的银行理财增长总计低于中枢约1.1万亿元,而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大规模银行理财赎回。他预计,2019~2022年理财回表贡献了2.6万亿元超额存款。

  携程报告显示,对比去年,2023年元旦假期跨省出行的游客比例从不到四成增加到六成。跨年夜当天,上海、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杭州、南京、长沙、深圳、西安成为旅游热度最高的十大城市,相应的城市夜游订单也居于前列。

杨惠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