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教授:中国为全球河流治理树立榜样

来源: 安徽网
2024-06-18 04:48:11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客座教授阿西特·比斯瓦斯、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学院讲席教授塞西莉亚·托塔哈达日前在《中国日报》撰文称,中国的河流治理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漫画作者:中国日报 石宇

  应对水资源危机迫在眉睫

  文章指出,全世界都面临着水资源危机,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因素。

  首先,随着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商业活动和工业活动也在不断增加。水资源对于人类生存和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所有重要活动都需要水资源,包括粮食生产、发电、工业和商业活动等。随着人口增加、城镇化推进,相关活动的用水需求也在增长。

  其次,尽管中国和新加坡等少数国 家的水资源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比如,中国2022年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33.4%、50.3%。中国取得了显著成就,不过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者,即便是在2020年,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远比预期的大得多。有鉴于此,水资源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大多数国家尚未做好准备应对相关问题,并在未来20年至40年间实现碳中和。

  中国为全球河流治理树立榜样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中国在河流治理领域开拓创新,为他国树立榜样。

  2023年3月,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联合国水事会议上提出,尊重自然界河流生存的基本权利,把河流视作生命体,建构河流伦理,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流和谐共生。

  2024年5月,他在出席第十届世界水论坛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水安全问题,以水促进共享繁荣,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共同谱写全球水治理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等国的实践表明,未来河流伦理的原则与实践将有多种演变形式。这将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与此同时,河流及其周边生态系统的完善将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更多民众带来更大利益。这无疑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历经两代人努力,该团队已获得合方鲫、合方鲫2号、湘云鲫2号等8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目前主推的新品种合方鲫2号,已在全国除新疆外的各地养殖,即将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据统计,2020年到2022年2月,全国检察机关共邀请听证员50余万人次参加检察听证会。其中,人大代表9.4万人次,政协委员7.1万人次,人民监督员13.9万人次,当事人所在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代表以及有关技术专家、法学教授等社会各界人士20.9万人次。山东、黑龙江、四川等地检察官还“带案下乡”,把听证会开进乡村、社区、企业,邀请村干部及村民代表担任听证员,边听证化解矛盾纠纷,边宣传法律政策。

  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阴霾并未在2023年散去,在海外市场预期低迷的背景下,向伊达认为A股今年有望走出独立行情。在她看来,A股向来是“以我为主”,国内庞大的人口和市场足够企业深耕,更何况在“大安全”的方向下,内循环是主要投资逻辑,同时需要密切观察出口型企业的压力。

  “早上两个‘红包’,下午两三个‘红包’。”为了多收红包,蒋庆树经常主动加班跑工地,从工程动土到验收交付的每一个环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12月16日,秦宇红不得不连续值了4个班,“40多个小时没睡觉”。17日,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咳血等症状。这个51岁的男人终于倒下了,但只休息了一天,又匆忙回到急诊室。

  推荐一:猪肝

赖伊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