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03 17:05:41

  中新网上海6月1日电 (记者 陈静)结直肠癌已经成为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1日,在中国抗癌协会结直肠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的指导支持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在上海揭牌成立,为广大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科普与康复提供一个权威的整合性平台。

  该基地挂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旨在关注肠癌患者的全程管理,倡导肠癌防治的“三早”理念,帮助肠癌患者更好回归社会。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主任李心翔教授1日表示,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在逐渐增加。于民众和肠癌患者而言,科学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我们希望通过发起成立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凝聚更多科普资源,传播丰富的肠癌科普知识,为肠癌防治事业贡献更多力量。”李心翔表示。

  李心翔教授指出,尽管肠癌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4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肠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生率不断上升。这与青年人主动筛查意识薄弱,以及不良生活方式、遗传等因素有关。呼吁青年人重视肠癌筛查是“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的一个关注点。

  由于肠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多个环节,“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将为肠癌患者开展全生命周期科普管理模式,覆盖“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例如,对于低位直肠癌术后病人,即使保肛成功,也往往面临着术后肛门功能康复的过程。对于这部分患者,“结直肠肿瘤科普康复基地”除了关注患者的身体功能康复,还将侧重关注患者心理以及造口护理等康复需求。

  近年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综合诊治团队先后开展遗传咨询门诊、造口门诊和常康患者康复沙龙等,对肠癌术后造口患者进行全面、延续、规范化的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心理健康。

  据了解,第十五届上海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进展大会暨第七届直肠肿瘤外科技术与综合治疗高峰论坛同期召开。本次会议不仅关注肠癌诊治领域,还涵盖了对于患者的科普宣教以及康复管理的研讨。大会特设结直肠外科肠道功能重建与整合康复质量控制与创新论坛,从医学 专业视角探讨如何为更多肠癌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生活等。(完)

  <strong>保持接触,了解中国的变化</strong>

  立春时节,向海而兴。莆田市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之一,已和43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实现了通航。目前,秀屿港区是福建省最大的硫酸铵集散基地。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2月5日电(记者 孙翔)2月4日晚,舞蹈剧场《如见》在国家大剧院进行首轮演出。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舞蹈演员与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唐诗逸、青年舞蹈家赵磊,用舞姿演绎“诗意人生、如见你我”。

  当然,新的数据依然会面临新的挑战。坚定地认为一到三期皆为夏文化的中国社科院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社科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就对《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自己的质疑:“这不但使得用二百多年的二里头文化的历年,无论如何都填不满夏代471 年这一时间范围,而且使二里头遗址第三期都有落入商初年代范围的可能,也使得原来主张三四期是商文化的观点在沉积一时后又活跃起来了。”

  北京冬奥会结束后,民众成为冬奥赛场的主角。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正式对公众开放,累计至今已接待游客近21万人次,其中14万人参与了冰上运动;首钢滑雪大跳台的“雪圈冲浪”吸引了众多游客,昔日工业设施成功转型为文体新坐标;京张高铁的快捷便利,滑雪配套设施的完善健全,春节假期去崇礼滑雪成为不少北京市民的新年俗......

  “第一次巡查湖区线路时我就吃了亏,现在后备箱里总放着备用鞋。”薛龙笑着回忆:“那是夏天,我还特意穿了雨鞋,但却低估了水和淤泥的深度,一脚下去湖水灌满了整个鞋子,双脚陷在淤泥里拔不出来,幸得同事们的接应才狼狈上岸。”

黄淑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