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 2024年医药卫生体制这样改革→

来源: 宣讲家
2024-06-09 03:32:35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聚焦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明确提出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深化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7方面重点工作。

  针对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扩面,文件提出,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协议期满批次及时开展接续工作。2024年各省份至少开展一批省级(含省际联盟)药品和医用耗材集采,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达到500个、医用耗材集采接续推进的目标。

  进一步加强集采执行工作,落实集采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机构如实填报采购量并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加强集采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质量监管。完善提升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加强网上采购监督,提高药品和医用耗材网采率。

  招收约8000名中西部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

  针对提升卫生健康人才能力,《任务》提出,制定关于深化医教协同加快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健全医教协同机制,推动落实以需定招要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和结构。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实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健全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和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实施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实施卓越中医药师资培训计划。

  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招收8000名左右农村订单定向免费本科医学生。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2020年以来按规定进入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管理政策。进一步提高乡村医生队伍中执业(助理)医师占比。开展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

  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支付方式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各地要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结合实际加大探索,推进改革整体联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针对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任务》提出,2024年,所有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行医保总额付费,完善总额测算、结余留用和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开展中医优势病种付费试点。研究对创新药和先进医疗技术应用给予在DRG/DIP付费中除外支付等政策倾斜。

  3省份和5城市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

  针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任务》提出,指导内蒙古、浙江、四川等3个试点省份开展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全省(区)试点,指导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等5个试点城市进一步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价格新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经评估符合调价条件的地区及时完成调价。

  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业务收入挂钩

  同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关于医疗服务收入内涵与薪酬制度衔接的办法。注重医务人员稳定收入和有效激励,进一步发挥薪酬制度的保障功能。加强对医院内部分配的指导监督,严禁向科室和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 、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进一步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资政策。

  2022年,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

  陕西,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795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285亿元,开启奋跃而上、真抓实干新图景;

  妥善处理生活垃圾,扭转“垃圾围村”困境

  施力伟:进入2023年,我们面临着多重危机,食品危机和能源危机叠加,物价仍然很高。不过,目前美国通胀率已经稳定,从9%的高点下降到6.5%左右。欧洲去年12月的通胀率也小幅下降,从10.6%的高点下降到9.2%。这些都是积极的迹象。

  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汉河社区,居民只需打开智能手机,进入智慧社区平台APP,一键呼叫,社区物业和网格员就会闻讯上门。这个网上智慧社区平台,连接整合了包括青岛市统一审批系统和“崂省事”微信平台在内的全区23个部门单位30余项共享资源,能为居民一站式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保等10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

  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回望过去,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无不彰显了“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翟秀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