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生:中国全面依法治国为国际人权保护事业注入新能量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2 00:47:35

  中新网合肥6月21日电(记者 张强 张俊 韩苏原)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联合国协会常务理事刘昕生21日说,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深刻反映了中国在不断探索发展,不断创新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历程,创造了人类法治文明新形态,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深刻影响世界,为国际人权保护事业注入新的能量。

  当日,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全面依法治国与人权保障”专题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来自中国多个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人权领域专家学者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理事、特邀理事等近百人参会。刘昕生在会上作大会发言。

  刘昕生介绍,法治是实现人权的基本途径,人权保障是法治追求的目标。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内容的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中国向全世界推出的实现人权与基本自由,充分实现国家发展的重要经验。

  刘昕生表示,实现全面人权法治保障是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示的新形象、新经验,是中国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人权事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的人权发展道路。这一经验和道路为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人权保护方面的学习借鉴。

  刘昕生说,近年来,中国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提出了“发展促进人权享受”和“开展国际合作促进人权”两项决议。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人权法治体系建构,深入开 展立法、司法和执法领域国际合作,认真履行国际人权义务,坚定不移推进世界人权事业健康发展,全力维护联合国多边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

  据介绍,在中国政府的努力下,维护和平守护人权,实现发展推动人权,消除贫困保障人权,平等交流促进人权,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中国加强全面依法治国实现人权的努力,也是这方面的重要内容。这对坚定中国人权自信、提升中国国家影响力、构建人权话语体系、掌握国际人权保护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刘昕生认为,中国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发展促进人权,全面依法治国,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还将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和国际合作,开展人权交流,为全球人权事业注入新的动力,同各国民众一道共建美好未来。(完)

  曼塔谢指出,在南非供电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南非政府的重点应该是将南非国家电力公司的能源可用性提高到75%的行业标准,以维持基本供电能力。

  坎普钦斯基表示,将进行“艰难”的讨论和决定,一些计划将被降低优先级或完全停止。他表示,这将有助于公司更迅速地开展行动,同时可以降低全球成本、释放资源并投资于发展。

  中新财经从国铁集团获悉,春运首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30万人次。

  自2021年12月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领域非现场执法规定》(简称“非现场执法”法规)实施以来,有关部门共审核办理非现场执法案件7024件,案件类型包括跨门经营等5种。各环节实行全方位电子化、线上化,办事的时间、成本均大为减少。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去,办理一个传统城管执法案件平均需要27天;现在,非现场执法案件从发现到审核到履行完毕,平均耗时小于4天。

  今年春运,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客流以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为主,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530万人次。节前客流主要集中在太原地区,节后集中在太原、大同、吕梁、临汾、运城、忻州地区。

  此访双方就加强天然气等能源合作达成共识,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就此指出,中土天然气管道建设把中亚国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为地区国家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稳定性。

陈嘉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