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禁犬主担全责,司法从源头遏制烈犬伤人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7 15:24:38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了饲养者、管理者的法律责任,有利于引导公众强化法律意识、文明意识。

  关于烈性犬伤人,有了更刚硬的司法回应。

  2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典型案例。据此,禁止饲养的大型犬伤人,无论受害人有无过错,犬主均应承担全部责任;孕妇被犬咬后终止妊娠,饲养人应承担相关费用;犬只追逐路人致其受惊吓摔伤,“无接触式伤害”饲养人也担责;违规养犬行为,应当否定和制止等,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养犬问题,有了更明确的法律界定。

  去年10月,在四川成都崇州的一个小区内,一名2岁女童被一只大型黑色罗威纳犬咬伤。尽管事后犬只被捕获处理,其主人罗某也被公安机关依法刑拘。但严惩狗主人、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已成一边倒的全民呼声。

  其实,对于犬只伤人,我国不乏相关法律规定。民法典就明确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等。

  不过,仅有上述法律规定,还不足以应对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变。同样是在民法典中,对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造成的,可以减轻责任”。

  因此,在具体案例中,如果受害人存在“挑逗”等过错,导致被烈性犬伤害的情形,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是否会被“从轻归责”?因为犬只追逐路人致其受惊吓摔伤等情形,又当如何定责论处?这些都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

  再看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秉持立法精神,针对现实生活中最棘手,也是最突出的情形,作出了精准而响亮的回应。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重申了“无过错责任”,对于禁养的烈性犬伤人,法律将其列入特殊侵权类型,犬主无论有无过错,都必须承担全部责任。

  为何受害人也有过错,仍要饲养人、管理人担全责?这是因为,比起一般的犬只,烈性犬有更高的人身危险性,作为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必须承担更多的警惕义务和管理责任。况且,违规饲养已是“有错在先”,如果再区分过错情形让他人分担责任,很容易从“源头”上疏于对烈性犬的管控。

  审视发布的典型案例,在其他方面也有突破,比如扩大了“定损范围”,指出孕妇被犬咬后终止妊娠,因烈性犬伤所导致的“间接损害”,饲养人或者管理人也必须一揽子承担;延展 了“伤害边界”,强调烈性犬追逐路人,致其受惊吓摔伤,即便没有“接触式”伤害,也是饲养动物致伤的一种,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难辞其咎。

  相比民法典规定,这些典型案例更加具体,对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的“管束责任”,要求更为严格。

  不仅如此,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掷地有声”,虽然并非司法解释,但经由最高司法审判机关“广而告之”,便具有了参考性和指导性,有利于各级司法机关“按图索骥”,作出更合理的判决。

  这些年,除民法典等法律外,各地也出台了不少管理性规定。在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对地方《养犬管理条例》予以“援引”,依法支持公安机关对未尽到办理犬只登记法律义务和未履行看管义务的饲养人作出行政处罚,释放了“和谐环境倡导文明养犬,法治社会支持依法养犬”的强烈信号。

  “尽管如此,但我们相信美元长期会走软。”瑞银称,因为美联储较早启动加息周期,它也可能成为首批开始降息的央行之一,政策制定者对经济增长感到担忧,而增长疲软通常对货币不利。其他主要货币过去几年跑输美元,但这一趋势难以长久延续。俄乌冲突或欧洲能源短缺等风险终将消退,全球经济有望在2023年年下半年和2024年恢复增长,对欧元、英镑和亚洲主要出口国货币都会形成支持。中国和日本重新开放也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美国以外地区增长前景好转往往利空美元。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总有一种精神时刻将前方照亮。让我们踏着“五个一百”活动的奋进鼓点,努力以“壮美中国”的强劲“音符”,奏响“同心奋斗”精彩乐章,在追梦的征途中砥砺前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光辉彼岸。(环球网 戴治国)

  提高产业竞争力,离不开过硬的“三农”队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能创业。

  以高端实体经济为导向,江苏努力让外商投资保稳提质。统计显示,2022年前10个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2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规模保持全国首位。

  接到情况反馈,第74集团军某陆航旅某直升机营教导员欧阳柏星一边记录,一边思考着下一步工作该如何展开。

  (二)流动性风险指标计算不准确。该公司2022年1季度、2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测算流动性覆盖率指标时,基本情景和压力情景下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预测均未包括股票类资产交易可能产生的现金流,违反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3号:流动性风险》第16条。

陈凯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