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日进入汛期 房山门头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1 02:40:56

  灾后重建工作已 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房山区涉及水毁工程、水利设施、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等灾后重建项目共计53项,经过不懈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农村供排水项目已全面完工,供水管线、污水管线恢复稳定运行,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54条损毁的县级以上公路全部完工,252条水毁乡村公路全部完工,确保道路畅通无阻。740公里河道、沟道修复工程全面竣工,198条河道沟道清淤工作全部完成,有效提升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北京市门头沟区加快推进水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水毁基础设施功能均已达到灾前水平。道路方面,149.2公里县级以上道路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109国道新线高速项目计划6月底前完工。通信基础设施和供水设施已全面修复。

  提升应急能力建设

  北京市房山区摸底该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备齐防汛物资,目前各单位、各属地已储备各类物资30余万件,配备710部卫星电话,确保各山区乡镇每村至少配备1部。为防汛工作顺利进行和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避难场所方面,梳理该区147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0人以上),可临时安置11.2万人,满足极端情况下山区民众全部转移至平原地区的需求。

  北京市门头沟区结合现实可用场所、灾损程度、避难需求等因素,规划了118个山区村居应急避难场所,主汛期前全面完成村居基本应急保障设施建设,满足民众基本避难需求,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北京市门头沟区现有区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2个,储备帐篷、棉被、应急灯、发电机等救灾物资36种、4万余件套。组织各镇街、各村居与附近商超达成生活物资代储意向,增强了生活物资保障能力。新添置了破拆工具组、外骨骼、三维地形扫描仪、无人机等应急救援抢险装备,进一步强化了防汛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建设三级超短波应急通信体系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增105套气象监测站点、35处雨量站、7个水位站、3个综合监测站点、315个村居地灾及流域山洪监测站点、608处无线预警广播,实现了监测、预警的联动协调。

  “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下,梁家河的乡亲们从苹果树上“摘下”小康生活,吃上了“旅游饭”。

  自2010年富士康入驻郑州以来,带动当地100余万就业人口,累计带动20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郑州航空港区,成为郑州举足轻重的千亿级支柱产业。

  一望无垠的田野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孟建国一行四人迈着小步行走在田垄上,身后留下两排深深的脚印。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1月20日电 (记者 刘大炜)春节将至,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0日到香港新界葵青区长亨邨探访独居长者,又到维多利亚公园的年宵花市,与香港市民共同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

  高原福顺德绿色牛羊肉配送中心负责人韩沙力海表示,“在锡山化隆联络组帮助下,今年化隆农产品在无锡市场上销售情况非常好。很多无锡人主动跟我联系购买,我们化隆农产品现在在无锡不愁卖了。”

  表演:杜喆、戴忠宇、王胜男、吴奇峪、史依弘、张馨月、付佳、孟广禄、方旭、孟宪腾、杨霞云、于泳、周恩旭、侯宇、唐春园、宋保端、周宏伟、黄艳艳、吴清华、郑国凤、王滨梅、景雪变、杨少彭、蓝天、李博、李衍茂、郑智元(7岁)、尚奕锦(4岁)、李汶燃(6岁)、焦艺洋(7岁)、郭丁菲(8岁)、王若宁(9岁)、邵兰舒(9岁)、魏佳欣(9岁)

吴旻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