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出台司法文件严惩“台独” 学者:增强反“独”工作实效

来源: 顶端新闻
2024-06-23 04:38:32

  依法遏“独” 形成反“独”组合拳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指出,一段时间以来,岛内“台独”势力分裂活动愈演愈烈,对两岸关系的危害不言而喻。大陆采取法律手段加以遏制,旨在警告“台独”分裂势力,具有强大威慑力。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台海研究》主编倪永杰认为,《意见》针对性强,依法有据,具有合法性、合理性、正当性及可行性,连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反制手段组成强大的反“独”促统组合拳。《意见》符合法律,也是主权国家打击分裂势力的通常做法,对于两岸关系发展、国家统一大业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表示,这是继2021年、2022年先后两次出台惩治“台独”顽固分子清单后又一重大举措,彰显了大陆反“独”反分裂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今后对于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司法认定和处罚有了更明确、细化的依据。

  严惩首恶分子 “境外不是法外”

  “打蛇打七寸。”倪永杰表示,《意见》根据犯罪情节和危害程度,针对相关犯罪所涉“首要分子”及“罪行重大”“积极参加”等明确认定标准,相应处以不同刑罚。“台独”分裂分子必须面对从事“台独”分裂活动的代价和后果。

  《意见》写明,在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传票和起诉书副本送达后,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并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作出处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台湾法学研究中心主任冯霞指出,“境外不是法外”在此涉及两点。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刑法对于台湾适用,生活在台湾的“台独”顽固分子依然会被依法起诉。

  其次,以目前的两岸关系现状,面对司法起诉,这些“台独”顽固分子大概率会出现缺席审判的情况,《意见》对此进行了规定,即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这是“境外不是法外”在《意见》中的具体所指。

  “无处藏身,即使逃到天涯海角,终有一天要付出代价。”倪永杰指出,即日起,部分“台独”顽固分子或将面临司法机关的传票和起诉书。

  宽严相济 为迷途知返者留存希望

  张文生指出,《意见》既有犯罪构成的实体性规定,也有程序 性规定,同时保障当事人的辩护权利,体现了宽严相济、惩治与教育相结合。

  王英津认为,这对主动放弃“台独”分裂立场,不再实施“台独”分裂活动,并采取措施减轻、消除危害后果或者防止危害扩大的“台独”顽固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展现了刑罚的教育和挽救功能。

  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花旗银行分析师的预测报道称,中国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1%,达到5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新的一年将更加光明”。

  刘可敬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人打来电话向他求一张病床,甚至有外省的病人要飞到他所在的上海,但多被他劝退了。“没床位,现在基本是等着,你解决不了。”

  马季是把相声从舞台推向电视的关键人物。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业已成名,当80年代电视在中国普及开来时,他便思考把相声由听觉艺术改造为视觉艺术。1984年春晚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推销员》,便是他尝试的成果。人们后来习惯叫这个作品为《宇宙牌香烟》。

  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我们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我国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总体来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是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不必过于恐慌,但一定要及早规划、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已表明,人口负增长一旦出现,人口总量持续减少的态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面对未来中国人口负增长这一无法避免的趋势,需要积极筹谋,转“危”为“机”:

  这家三级医院的急诊科原本只要1个诊室,如今加开到3个,每天每个医生仍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根本忙不过来”。而有时排队等候的超过100人,病人常需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甚至因此吵闹、打架。

刘芳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