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评析】“中国旅行”爆火背后的国际传播密码

来源: 看看新闻网网
2024-06-25 07:39:06

  【文化评析】

  最近,“Chinatravel”(中国旅行)一词异常火爆,在某海外社交媒体上“#Chinatravel”词条的观看量高达7亿。点开这些短视频,可以看到外国游客行走中国各地,观看量、评论量、点赞量都非常可观。追随视频中的“Chinatravel”攻略,更多外国人涌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出入境人次高达1307.4万,同比上升305.2%。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线下热门景点“长”满外国人 ,线上短视频中赞誉之词铺满屏幕。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这一轮入境游作为借力“外嘴”的国际传播,可谓“性价比极高”。

  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进一步畅通了入境游作为国际传播的渠道,极大满足了外国游客便利触达中国的愿望。自2023年12月1日起,中国对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马来西亚等6国公民正式实行免签政策,效果快速显现。根据某在线票务服务公司数据,2024年一季度,上述6国入境中国游客总计同比增长约6倍;分别于2024年2月、3月与中国相互免签的新加坡、泰国,今年一季度入境游客分别同比增长超10倍、超4倍。我国不断升级扩容的免签政策,大大畅通了国际传播“带宽”,促成短视频形式的中国故事在社交媒体上呈指数级增长。

  对入境游各种“关卡”的精准“解锁”,让外国游客得以畅通无阻打卡各个景点。一段时间以来,移动支付是外国游客入境游的一个小困扰。如今,优化后的微信、支付宝和“Shanghai Pass”(新版上海都市旅游卡)让移动支付变得无比“丝滑”。景点预约等服务也更加友好,比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增开护照线上购票通道,上海博物馆开设境外游客英文预约通道。在住宿方面,众多旅馆升级登记系统,更新英文地图、中英文双语标识、西式早餐等服务内容,以更好满足外国游客的多种需求。种种贴心服务打通了层层“关卡”,让外国游客的中国游体验更流畅。

  各种特色旅游路线的推出,是对入境外国游客的“精准叙事”。中国如诗如画的名山胜川浩如繁星,古色古香的文化古迹数不胜数,美轮美奂的现代地标比比皆是。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旅客需求迥异,有人喜欢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有人偏爱沉浸体验式的深游,都不难在这里找到自己心仪的选项。支持根据游客需求和喜好定制出游路线和计划,正是贴近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

  盈千累万的故事素材,叠加渠道、语言、叙事上的贴近性,让入境游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的成功典范。一个个短视频展现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外国游客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最强代言”,而“Chinatravel”也反过来成为他们的流量密码。

  “Chinatravel”爆红,是我国国际传播成效的体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地位,中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共建“一带一路”的显著成果,高铁、航天、卫星、桥梁等众多闪闪发光的中国名片……可以说,中国故事的素材库中不乏宝藏。如何摆脱“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窘境?我们有必要透过“Chinatravel”爆红,从国际传播角度汲取灵感、总结经验,在增强贴近性、提高亲和力、强化叙事性等方面下功夫,以获得更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989年,17岁的彭宪诠在山东地矿局某专科学校读书,他只身一人骑着自行车来到宜昌,实地探索葛洲坝。几个月后,彭宪诠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走投无路的他,最终来到了宜昌市公安局大公桥派出所求助。

  早上6点多,清江上还笼罩着薄薄的水雾,专线司机李志鹏就一头扎进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淘菜菜”平台的分拣仓库。

  ST时万同时称,公司已就上述不确定因素与年审会计师进行了沟通。除商誉之外的其他长期资产减值的不确定因素,需待评估工作完成后,年审会计师将对最终评估估值结论进行认定;控股股东混改及债务危机基于目前情况对联营企业业绩的影响,联营企业已与会计师达成一致。

  在1月30日的首发基金中,主动权益类基金有华夏景气驱动混合、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股票发起式(QDII)。招募说明书显示,华夏景气驱动混合的股票投资比例为60%-95%,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嘉实全球产业升级股票发起式(QDII)的投资中,股票及存托凭证占比将不低于80%,其中投资于境内、境外市场的资产占比均不低于20%。

  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2.8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触底回升。

  二是,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王寿群认为,该议案的结论与*ST长方控股子公司康铭盛原管理团队反映的情况不符,外部机构仅做了检查、重新计算的鉴定程序,未征询康铭盛原管理团队、原审计机构的意见,也未与客户进行全面、系统地核实合同,核对往来账务,容易造成应收账款的流失和不准确。建议全面、客观地按照会计准则要求核实应收账款。

李建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