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李云飞疑似隔空驳吉利价格战观点,双方近期口水战不断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10 06:19:16

  近日,汽车行业“内卷”的话题成为社会热点,在“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CACS2024)”上,多位参会车企负责人都发表了观点。

  6月7日,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他表示,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举世无双。在其看来,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不过,上述观点引发 巨大争议,有网友直言,“打不过了就说别人偷工减料,多做好自

  还有网友建议李书福买下那些“问题”车,然后直播拆卸,帮网友认识一下哪些是偷工减料,那些是造假售假。

  当然也有网友对其观点表示认同,“不断堆料成本就会一直增加,价格还不动,那么动的只能是质量”。

  资料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近两年从历史最高的60万元/吨,大幅下降至10万元/吨左右,降幅超过80%,让动力电池成本也实现大幅下降,推动新能源汽车原材料成本大幅下降。

  李云飞坦言:“大家不要愚弄消费者,要对消费者好一点。大家之前都涨过价,所以接下来在一些车型年度大改款的时候和新产品推出来的时候,要把价格的下调考虑进去。”

  他还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关于价格战,需要量力而行。比方说大家在一块打牌,量力而为,有人把牌打出来了,你觉得能跟就跟,跟不了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因为还有下一局。我们需要良性健康的竞争。

  近期,比亚迪与吉利“口水战”不断。

  就在5月末,比亚迪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宣布其量产发动机实现全球最高热效率46.06%。仅仅一天之后,吉利高管在朋友圈晒出了吉利一款热效率达46.1%的发动机,并已通过验证,“打脸”比亚迪的意图明显,不过该发动机被证实尚未量产。

  有意思的是,当天晚上比亚迪晒出了一款最高热效率达46.5%的发动机,同样通过验证。“像这种没量产的,更高热效率的,我们还有大把,只是不想说而已”,李云飞表示。

  在本次论坛上,李云飞透露,今年三季度及今年底,比亚迪还将推出重磅技术。“抽屉里方案太多了,技术鱼池里的‘鱼’也很多,要结合市场、产品的情况随时捞出来。技术是根本,好的技术,通过好的产品和好的价格,最终才能赢得市场。”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过去这3年,一家人努力地修复过去15年的伤口。申军良细数着其中的变化,比如,申聪考上了当地一所职高的动物医学专业,晓莉开始不定期做直播,一家人去了海边和滑雪场,用了很多年的电动车也换了新的。

  如今,武商布局南昌的举动,意味着武汉、南昌两地的商业也在加快融合发展。湖北日报文章称,该项目有望成为长江中游三省加速融合的“商业范本”。同时,由江城武汉、星城长沙、洪城南昌构筑的消费“黄金三角”也将正式形成,鄂赣湘三省居民在长江中游城市群内将有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

  <strong>直新闻:根据此前的透露,美军火商在台直接设厂的计划也在讨论之列。这一变化是否也是美方将台“豪猪化”的实质性一步?将重点生产哪些武器装备?&nbsp;&nbsp;</strong>

  得知消息后,申军良愣了几秒钟,语无伦次地说:“走在路上15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但我也很担心,那些还没找到孩子的家长怎么办?”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

宋俊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