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品种国债“一债难求” 风险等级R3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适合“无脑入”吗?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3 09:46:17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近期,随着各大银行存款利率的走低以及债市“资产荒”的蔓延,国债热度迅速升温,不论是储蓄式国债还是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受热捧。

  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端午节就开始预热,早在6月7日,多家银行发布公告称,6月10日至19日将开售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

  此次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2.38%;第四期国债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2.5%。两期最大发行额各250亿元。

  虽然开售日期正值端午假期,但多家银行都开启了线上渠道同步代销,根据财政部公告,两期国债共由40家2024—2026年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通过网点柜台代销。其中工行、农行等16家银行已开办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销售服务。

  6月12日,界面新闻记者打开工行网上银行APP发现,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在早上8:30开售后不到五分钟就显示售罄,其中五年期的第四期储蓄式国债更是在一分钟内就显示可用额度为0。近15亿元的电子银行可销售额度在短短几分钟内销售一空,其热度可见一斑。

  另一位投资者也证实不同银行销售情况确实有所差异。一位身在北京的投资者表示自己是在广发银行支行柜台购买,虽然自己现场排队的位置并不十分靠前,但还是买到了5年期储蓄式国债。

  根据发行公告,上述两期储蓄国债均从2024年6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6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三期和第四期分别于2027年6月10日和2029年6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除了储蓄式国债,从5 月开始陆续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是热度高涨。

  根据安排,本轮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分为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三个品种,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均按半年付息。

  其中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已于5月17日和5月24日完成首发。

  2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热度不减。其中招商银行约5亿元的额度在半小时内售罄,浙商银行也陆续追加额度。

  其后,3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后也进入分销阶段。此次30年期国债续发行部分从招标结束后至6月11日进行分销,从6月13日起与已发行的400亿元合并进行上市交易。

  作为超长期国债的第一次续发,此次发行的热度虽较首发时的“半小时内售罄”有所降温,但截至6月11日分销阶段结束,浙商银行APP显示“24特别国债01”剩余可购份额已显示为“0”。

  但在招商银行APP上暂无此次参与续发的“24特别国债01”相关信息,搜索“24特别国债01”显示的仍为于5月22日上市交易的“流通期”债券。截至目前,招商银行APP界面显示“24特别国债01”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52%,可购份额约为58万份。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APP显示,已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系数并不相同。对于“24特别国债01”和“24特别国债02”,招商银行标注风险系数为R3中风险,而浙商银行APP则显示为R2中低风险。

  那么超长期特别国债风险究竟如何?本轮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属于记账式国债,与前文提到的储蓄式国债不同。此前财政部就曾在“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问答”中表示,相比储蓄国债,记账式国债因为在存续期内可在市场进行交易,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投资者买入后,可能因价格上涨获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价格下跌面临亏损风险。

  也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一直以来,记账式国债的主要参与者是机构。此次将额度下放至个人投资者,招商银行将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风险等级设置为R3,这一风险等级和多数“固收+”及“混合类”理财产品风险相同。

  6月14日,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即将首发,发行总额350亿元,票面利率将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招标时间为2024年6月14日上午10:35至11:35,招标结束至2024年6月17日进行分销,6月19日起开始上市交易。

责任编辑:张文

  如今,伴随防控优化措施及跨省游和文旅业新版防疫指南逐步落地,曾在疫情暴发时“首当其冲”的旅游业开始释放积极信号,让处于爬坡过坎过程中的文旅行业嗅到“春天”的气息。

  爱人李君娘家在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刘吉明说“跨越三省”的家庭,每一次选择就地过年,都饱含着担当。今年春节,如口岸勤务上能排的开,刘吉明打算返乡和父母过年。

  大足石刻作为南方地区石窟寺的典型代表,在保存环境、石质、修复材料、修复工艺等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保护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今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与四川省文物局签订《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同期揭牌成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基地。标志着川渝围绕石窟寺文物保护与利用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0月23日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

  面对可能到来的重症高峰,如何更好地保护脆弱人群?裘云庆说,从个人角度来看,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是发展为重症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群一旦发生感染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能麻痹大意,现在很多人对于疾病严重性的认识依然不够,建议此类人群或者症状比较严重的人群在感染初期就进行CT影像检查和必要的早期抗病毒治疗。

  有离乌侨胞坦言,撤离回国路上虽然奔波辛苦,但每到一处都会收到来自同胞的满满温暖与感动,食品饮品、生活物资、防寒衣物几乎从不短缺。当撤侨包机落地中国,他们也不禁感叹:“回家的感觉真好!”

柯一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