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观象台)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0 23:53:39

  这样的故事不止发生在冈比亚。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南太平洋地区,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国杂交水稻带来的丰收喜悦。统计数据显示,自1979年起,中国在约70个国家和地区研究和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种子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中国带给世界的珍贵礼物,杂交水稻满载着金灿灿的希望,也传递着沉甸甸的情谊。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水稻是全球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近年来,受人口增长、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仍面临较为严重的稻米短缺问题。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杂交水稻技术既帮助中国实现粮食自给奇迹,也助力多国提高粮食产量,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马达加斯加,经过10多年的推广,杂交水稻累计种植面积达7.5万公顷,平均产量在每公顷7.5吨左右,极大改善当地民众的缺粮问题;杂交水稻的图案还被印在当地最大面额的纸币上。在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5吨已经是很高水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够达到10吨以上;该国基本实现大米“零进口”。在菲律宾,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每公顷最高产量达到15吨,是当地传统水稻品种的3倍……对许多国家来说,通过种植杂交水稻,“喜看稻菽千重浪”“岁晏有余粮”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据统计,目前全球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约800万公顷,年增产粮食约1600万吨,可以多养活4000万至5000万人口。

  中国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多年来,中国不仅持续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选育杂交水稻良种,还提供大量农业技术支持,帮助多国加强农业能力建设,为当地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中国研究人员先后赴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缅甸、孟加拉国等国提供建议和咨询,并通过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超过1.4万名杂交水稻专业技术人才。中国农业和粮食援助还带动数十家企业及科研机构“走出去”,促进农机、化肥、种子等出口,实现互利共赢。正如马达加斯加农业和畜牧业部长哈里菲迪·拉米利松所说:“中国专家是帮助我们实现粮食安全梦想的人,他们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优良的种子,还教会了我们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他们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我们的好老师。”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过自己的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今天,更多中国 科学家正在继续为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发展中国家农业技术的提升而不懈努力

  19世纪初,英国外交官埃尔金勋爵担任驻奥斯曼帝国大使时,将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浮雕运送至英国。虽然希腊政府一直要求英国归还这些石雕,但大英博物馆始终排除归还文物的可能性,称这些文物系合法获取。

另外,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兰州1月5日电 (马爱彬)春节临近,温室瓜菜走俏年货市场。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重兴镇黑山村,“吃”着有机肥,“住”着阳光房,“睡”着吊绳床的西瓜,正等待着装箱上市。

  近日,北京延庆的李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付款32元购买了一款血氧仪,但商品一直未发货,在线客服回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寄出,48小时内未发出,那就说明发不出去。”几天后,当他再次打开链接,发现商品价格已经涨到126元。

  另一方面,由于2022年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波动有所增大,导致预防性储蓄有所增加,银行整体存款上升较快。“国内强化监管,维护正常存款市场秩序,以及近年来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息差压力较大也限制存款利率上行。”周茂华说。

  北京市西城区相关负责人4日在该区“两会”上介绍,2022年,西城区在更高水平上落实北京“两区”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不断推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目前,西城区已累计引进成方金科、成方金信、网联清算等155家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基础设施入驻示范区,注册资本金1100余亿元。

杨德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