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的“流量密码”

来源: 城市观察员
2024-06-09 16:30:00

  在四川盆地有一个古老的文明遗址——三星堆,它以其独特的考古发现,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更向世界展示了古蜀文明的辉煌。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文物的“重生”离不开科技的助力,更离不开文物工作者的匠心和创新精神。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来到位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探寻三星堆持续火爆的原因。

  “这只3200年前的陶猪被很多网友称为‘愤怒的小鸟’,也有人说像小猪佩奇。”6月1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一名讲解员向围观的小朋友们介绍。当日是儿童节,众多小游客涌动在各个展厅,被各种大大小小的出土文物所惊叹。

  跟随游客队伍在新馆中参观,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世界。在三星堆博物馆众多精美的器物中,一号青铜神树最为引人注目。它高396厘米,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体型最大的青铜文物,也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然而最初发现时,这棵神树只是200多块青铜碎片。为了让破碎的神树站起来,恢复3000年前的风采,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师郭汉中前后耗费5年时间,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自研了铆接、灌注等技法,通过日复一日地拼接、摸索,神树的形象才渐渐浮现。

  “这个灯上面有放大镜,可以从上面观察青铜器 上的缝隙有没有修好。”6月3日,郭汉中在修复完一件破损青铜文物后仔细检查。郭汉中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已经40年,曾当选“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如今,56岁的他仍带着众多徒弟坚守一线。

  如果说三星堆的“重生”靠的是匠心,那么三星堆如今的火爆靠的则是持续的创新。从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到文创产品的多样化开发,创新精神贯穿于三星堆文化的传播全过程。

  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参观者在博物馆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文创产品则将三星堆元素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把文创元素融入首饰、书籍、文具、纪念品等产品中,使得古蜀文明以更加生动和亲民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也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古老文明,实现了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2/58/18390659898689997834.jpg" alt="" />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情回顾了即将过去的一年我们走过的非凡历程、创造的光辉业绩,充分肯定了人民政协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的新的贡献,激励我们持续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勇往直前、继续奋斗,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

  此次启动仪式举办地互助县是中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近年来,互助县按照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发展思路,优化文旅产业结构,丰富文旅市场业态,拓展文旅产业动能,推动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冰雪旅游提质高效发展,打造了“赛纳五十”“花儿丹麻”“老家东山”“灵秀五峰”“福地东沟”“秘境松多”等一批“全域全时全季旅游”新节点,“彩虹故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铁木尔·沙伊梅尔格诺夫,哈萨克斯坦资深外交官、国际问题专家。曾担任哈国防与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哈外交部国际信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现任哈萨克斯坦高级智库、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图书馆副馆长。其所在机构下设的科研中心为哈总统及国家部门起草各领域权威研究分析报告。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以及中亚安全和一体化进程问题,发表科研著作90余部。

  岁月长河奔腾不息,又到一年启幕之际。2022年12月31日晚7时,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新年贺词。殷切的期盼、鼓劲的话语、美好的祝福,在神州大地广为传播,激起强烈共鸣。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一旦出现红色的,这样的老年人我们要求马上转诊,直接到三级医院就诊,因为这个时候只有到三级医院才有可能把重症给降下来。

吴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