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展出21件明代人物画名品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10 13:43:41

  中新网香港6月7日电 (记者 韩星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专题展览“故事新说──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画名品”第三期共21件珍品日前已亮相,展出时间约3个月。博物馆7日开放展厅予传媒参观及拍摄。

  据悉,此次展览由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主办,作品共分四期展出,每期展出时间约3个月,其中第三期展期为6月5日至9月1日。

  此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的绘画收藏中精选了80余套明代人物画名家名作,大体按朝代的早、中、晚期分为三个单元,分别为“富丽与野逸”“古意与风雅”“世俗与奇变”,展示宫廷画家、文人画家以及职业画家的艺术成就与创作历程。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蒋方亭表示,中国人物画 以描绘人物形象和活动为主要内容,故事性鲜明,反映了人们丰富的生活和精深的思想情趣,历来为大众所喜爱。人物画历史悠久,是比山水、花鸟更早成熟的中国三大画科之一。

  蒋方亭介绍,本期重点展品包括吕文英及吕纪的《竹园寿集图》、戴进的《洞天问道图》、杜堇的《题竹图》、仇英的《职贡图》,后两画为国家一级文物。同期展出的珍品还有陈洪绶的《观画图》与崔子忠的《藏云图》。两人大胆革新,发展出夸张变形的人物画新风,时人将他们并称为“南陈北崔”。(完)

  推文列举了如今正同样遭受困境的受灾同行的具体名单和情况,号召大家为他们提供帮助:“此时的互助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自救,水灾来临时我们抱团取暖,正如时代洪流下我们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就一定可以找到出口,共渡难关!”

  据上述熟悉涿州水利人士的提到,涿州范围内的蓄滞洪区,过去20多年内都没开启过。《评估报告》提到,新中国成立后,小清河分洪区在1959年、1963年经历两次较大的洪水,最近一次开启,是为了应对1996年洪灾。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向媒体指出,北方城市蓄滞洪区启用不频繁,这使得公众乃至有些地方干部可能都不知道,所在区域属于蓄滞洪区。

  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上海GDP被北京超越位居第二。今年上半年,北京GDP为20621.3亿元,同比增长5.5%。万亿城市序列中,北京经济总量位居第二,但首次在上半年站上2万亿元台阶。

  人们以往对极端天气的“常识性”理解正在不断被打破。因此,杨赛霓建议,面对极端天气,发布的预警本身也不能再限于单纯气象因子强度的预警,而应该是“基于承灾对象”的预警。比如,对当地交通、通讯和电力设施影响几何?对具体某个地区的哪些人群有多大影响?农田受损情况如何?人们只有知道这些信息,才有更多预先行动的依据,做更充分且适当的准备。

  很多网友看到消息一夜无眠。自2日凌晨2时到早上8时30分,救援人员陆续抵达,救出包括小孩和孕妇在内的近百位被困人员。2日16时,@图不秃斯基 表示,“接下来就是灾后重建的环节了,作为一家以销售尾货图书为主的网站,我们损失的不只是金钱,还有那些不可复制、不会加印的稀缺、绝版、老版书,现在几个图书库房的受损情况我们无法想象,但我们必须面对这一切。一起加油吧!”

  快速恢复通电。全市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的抢修力量,8月4日恢复16个小区供电。截至8月8日18时,除异地安置的9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张梦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