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一苗,森林苗圃里焕发的活力与青春

来源: 雷科技
2024-06-01 01:06:39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5月30日电 题:一杯一苗,森林苗圃里焕发的活力与青春

  作者 张玮 涂艳玲

  五月的大兴安岭,绿意盎然。走进伊图里河生态功能区中心苗圃的育苗大地,整齐交错的苗木长势喜人。忙碌在田间地头育苗工人的欢笑声与起苗机的轰鸣声、浇灌设备的淅沥声交织在一起,格外悦耳。

  “每天清晨6点,我就要开始检修设备,准备起苗。在灌杯人员来之前我要把当天的灌杯苗木起床,这样才能保证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技术员闫鑫鑫一边忙碌着一边介绍着。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公司总经营面积41.065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4134.9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达84.97%。2020年,伊图里河生态功能区中心苗圃建成。苗圃现有3个苗木基地,总面积465亩,培育云杉、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3个品种。

  中心苗圃党支部书记冷雪江是苗圃的“老园长”,他告诉记者,自打苗圃完全建成投产后,每年培育各类造林苗木、绿化苗木、树种200多万株,5年来共培育苗木树种1100万株。

  “装进容器杯里的幼苗要压实,要在杯中间,摆放要整齐,要保证灌杯质量……”虽然冷雪江带出来的学生即将毕业,亦可独当一面,但他仍不放心,依然穿梭在育苗大地中,耐心地监督和查看着设备检修、起苗要点、装杯作业等工作。

  “80后”的闫鑫鑫在苗圃工作了5年,算是“班上”的尖子生。这些年,他和苗圃也相互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从刚开始的筹建、探索经营,到能够保证上山用苗自给自足,再到今天的标准化、规范化苗圃的建成……“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了。” 如今的闫鑫鑫已经从“新手苗农”变成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新建的苗窖里存储着80万株苗木。”闫鑫鑫高兴地告诉记者,每棵苗木根系相对摆放,放上沙土、压上冰块,可以把上一年秋天的种苗一直存放到转年春天。“灌杯栽种到地里后2年就可以用作上山苗木,这样大大提高了苗木的存储率和成活率。”

  中心苗圃主任杨春志介绍:“我们要注意苗木每天的变化和生产,确保苗圃所出的苗木均符合地径0.5厘米、高度12厘米的标准,精准提升优质苗木生产供应。”

  拉线、做床、装苗、灌杯、扶苗、浇水……苗圃育苗工人们正忙着培育新苗,苗圃大地一派繁忙。

  “今年要完成苗木移植200万株,灌杯时间30天左右。任务重,时间紧,生产技术员在装杯前进行了集中培训,技术人员全天跟班技术指导,为提供优质苗木做好基础工作。”中心苗圃副主任高国海说。

  “每床横着18个杯,按吊线走,做到横平竖直。”同是“80后”的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基本建设科科员韩龙起在田间感慨道,“灌杯工作很辛苦,每天在地里10小时左右,从刚开始每天灌杯600株,到3天后可以灌杯1200株,需要熟练地掌握方法和技巧,也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耐力。”

  “90后”森调队队员孙志刚这几天趁着休息在苗圃帮忙,和父亲一起来灌杯,“以前总觉得小小一棵棵苗木放到容器杯里很容易,其实有很多讲究和学问,每一棵上山的优质种苗都需要每一道工序的付出。”

  在中心苗圃有四分之一的工人是“80后”,看着他们黝黑的脸庞和娴熟的手法,仿佛看到新一代务林人与这片森林一样茁壮成长,焕发青春活力。(完)

  而中国则在用实际行动兑现“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最近,外资巨头开始密集访华。有媒体注意到一个消息:“商务部部长4天连见11家外企掌门。”

  “勇气很重要,只有有勇气去想做这件事,自己才会更加坚定。我甚至认为这是去挑战强者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你有勇气才会想去突破,才会敢去想。”

  美国制造中国“已发达”假象,无异于将中国踢出“发展中国家阵营”,同时将中国挡在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发达国家阵营”之外,逐步在外交领域孤立中国,方便自己“一家独霸”。

  《反胁迫工具法案》显示,如果欧盟成员国提出胁迫上诉,欧盟委员会将最多花两个月的时间进行初步调查。此后,欧盟各国政府将投票决定第三国的经济措施是否对欧盟成员国构成胁迫。如果投票通过,第三国将被要求立即停止胁迫措施。如果谈判失败,欧盟委员会将采取反制,包括提高进口关税、吊销进出口许可证、限制参与欧盟公开招标等12项措施。路透社28日报道称,预计该法案正式通过后,将于2023年下半年生效。

  李颖川当时表示,针对体育领域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针对权力运行中出现的缺陷和弊端,着力抓好廉政制度建设……要巩固和深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把更多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提升、固定下来,切实以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加强对权力运行的重点部门、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管理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深入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严格工作程序,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权力运行阳光透明。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欧洲的经济霸凌采取的措施,到如今针对中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工具,《反胁迫工具法案》已经有些变味。欧洲一方面想以所谓的反胁迫工具为盾,威慑其他经济体,另一方面试图把贸易变成单边制裁他国的工具,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崔洪建认为,对“经济胁迫”需要制定各方都能够接受的基本定义和标准,并在国际法层面和WTO规则下得到相应的支持,而不是基于单方面的立场和观点得出结论,往别的经济体头上“扣帽子”,这是不合理的。比如,在立陶宛的问题上,欧盟虽然在WTO进行了申诉,但它很难得到支持。

苏承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