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白裤瑶铜鼓舞从乡土走向国际舞台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12 04:21:45

  中新社南宁6月9日电 题:白裤瑶铜鼓舞从乡土走向国际舞台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咚哒,咚哒,咚哒哒哒……”在广西南丹县瑶望天下景区门口,南丹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非遗传承人黎芳才一边打着鼓一边跳着舞,只见他时而腾跃,时而转身。

  “勤泽格拉”是当地白裤瑶语的译音,意为“打老猴”。黎芳才跳的舞蹈叫猴棍舞,因以铜鼓伴奏又通称“铜鼓舞”。所表现的内容和舞蹈特征多模仿老猴子觅食、腾跃,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观赏性极强。2014年,南丹勤泽格拉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聚居在南丹县境内的白裤瑶民众,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

  白裤瑶民众在葬礼上要跳猴棍舞。黎芳才每次都利用这样的机会,学打铜鼓和跳猴棍舞。族里的一些长者见他如 此痴迷,就对他言传身教。“我除了跟父亲学打鼓、跳猴棍舞外,后来还拜黎纪年为师,认真学习猴棍舞。”黎芳才说。

  黎芳才表示,猴棍舞最难的是模仿猴子的神态,模仿越到位,就跳得越好。

  作为白裤瑶的一名舞者,黎芳才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将猴棍舞的动作演绎好。八岁就开始学习打铜鼓,经过一番勤学苦练,他所跳猴棍舞对猴子神态的模仿越来越形象,逐渐成为当地跳猴棍舞的名人。

  2001年,他随队参加“山花奖”中华鼓舞大赛,所表演的猴鼓舞荣获金奖。2002年,中国白裤瑶生态博物馆落户南丹县里湖瑶族乡怀里村后,黎芳才受命组建怀里村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并向队员传授跳猴棍舞技艺。因为猴棍舞,他登上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舞台。

  “我还因跳猴棍舞获得了出国表演的机会。”黎芳才说,2008年4月,南丹县白裤瑶民族风情表演队赴法国巴黎参加演出活动。由黎芳才担当主角的表演队,每天演出2场,表演的白裤瑶猴鼓舞、赛陀螺、吹拉利、吹牛角等,让法国朋友近距离观赏到了原始古朴而又多姿多彩的白裤瑶文化。

  将猴棍舞由大山带上国际舞台的黎芳才,最担心的是白裤瑶年轻人无法接过他的衣钵,将他跳猴棍舞的精髓传承下去。“不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没时间来琢磨猴棍舞。”黎芳才说。让他欣慰的是,2018年5月,他被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将猴棍舞传承下去,他走进学校,将猴棍舞传授给白裤瑶的年轻人。至今接受他指导的白裤瑶青少年约有1000人。

  今年60岁的黎芳才,看到了更为可喜的变化。南丹县斥资在“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王尚片区安置点前建设了瑶望天下景区,景区安置和带动了2000多名白裤瑶民众就业。在这些民众中,有部分从事白裤瑶民俗的表演。“这里有游客喜欢看,就有人愿意学,我经常来这里教年轻人打铜鼓,跳猴棍舞。”黎芳才说。

  南丹县瑶望天下·歌娅思谷联合景区常务副总经理吴华清说:“景区安排了40多名白裤瑶民众参与民俗文化表演和展示。”

  吴华清表示,如今,“勤泽格拉”已经从祭祀功能拓展开来,成为吸引游客的民俗表演节目,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欣赏到神奇的猴棍舞。(完)

  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并非是相互独立的,蔡海龙说,当链条拥有更多横纵交集、能够形成网络的时候,政策的推动会更加容易,科技的应用推广会更加迅速,生产者会更坚韧,农业也更多了一道保障。

  <strong>2.从文件到落实 一防“犯懒”、二防“畏难”</strong>

  <strong>破解流动性难题,三大环节需发力</strong>

  范博轩进一步解释称,行业增速放缓已在特斯拉订单量上有所反映,加之其主流车型上市已久、迭代有限,故特斯拉选择了降价。“数据显示,该公司全球订单积压正持续收缩,一定程度上反映其需求增量不及产能增量的现实,特斯拉降价的出发点是希望阻止订单增量下滑过快。”他表示,降价后,订单有望实现环比增长,但订单增速会在降价带来的脉冲刺激后显著放缓。

  “元宇宙”是2022年的热词,《三体》改编也在2022年反复被提及,“科幻热”至2022年反映在网文创作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科幻已成网络文学五大类型之一,越来越多的头部网文作品是科幻题材。

  2022年,“蔚小理”全年总交付量分别为12.2万辆、12.1万辆以及13.3万辆。

蔡雅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