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法院发出首份耕地司法保护令

来源: 舜网
2024-06-06 08:19:15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 (王晓斌 王媚琪 魏榕)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海南一中院”)5日发布消息,该院当天在海南万宁公开审理了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在案中发出海南省首份《耕地司法保护令》,责令被告人自觉履行耕地保护及生态修复义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海南一中院围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环境日主题,聚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4年1月关于“土地修复、荒漠化和干旱韧性”的声明,在案发地万宁市公开开庭审理了这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

  2012年至2015年间,被告人麦某为占用万宁市万城镇水边村委会附近的农田,将其承包工程中清理出来的建筑垃圾、土方运至该地平整后占为己用近十年。经鉴定,被告人麦某占用的12.5亩基本农田丧失原有功能,土地种植条件遭到严重毁坏。经调查取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

  庭审现场座无虚席,社会各界对法院如何处理这起案件高度关注。在审理过程中,审判长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充分听取了控辩双方的意见。法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庭宣判,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被告人麦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

  为加深旁听执法人员对环境资源保护的理解,提高执法能力,并向社会各界彰显人民法院严惩环境资源犯罪的决心和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海南一中院院长郑兰清作为审判长,当庭对量刑情节进行释明。在本案中,海南一中院还发出全省首份《耕地司法保护令》,责令被告人麦某自觉履行耕地保护及生态修复义务。后续,海南一中院将持续跟踪随访记录并存档。

  被告人麦某表示,已认识到自己行为对耕地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自愿认罪悔罪并签署《耕地保护承诺书》,今后将认真学习法律法规,从自身做起,积极履行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义务。(完)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人历来强调“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把理想的精神境界融入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中。比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强调“以己度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完满富足精神世界的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决定了我们所追求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现代化。

  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川西高原最早启动乡村旅游的涉藏区县之一。矗立于山野的碉楼藏寨是丹巴县最具嘉绒藏族特色的乡村风光,“大渡河第一城”“中国最美景观村落”“美人谷”等旅游形象品牌已成为其代名词。丹巴罗布民宿位于丹巴县甲居镇甲居二村,红白相间的院墙和别致的碉窗展现着嘉绒地区古老的建筑文明。看着停满自驾游游客车辆的院子,返乡创业的老板罗布很是感慨:“发展特色民族村寨,不仅提高了收入,也弘扬了我们嘉绒藏族古老的文化。”

  另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1月3日报道,新近公布的一封信件表明,澳大利亚针对来自中国的旅行者实施新冠病毒检测措施,但澳大利亚最高医疗官员建议不要这样做。

  舆论认为,英国“罢工潮”的背后,反映的是英国人对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的愤怒,以及政局动荡使得政府的经济与社会政策难以得到持续、稳健地推行。

  同一平台的不同端口会员充值

  因薪酬、工作岗位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诉求长期未得到解决,英国铁路工人本周再次进行罢工,英国铁路系统将再次面临几乎瘫痪的状态。

张雅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