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机构看后市:A股市场中枢有望再上新台阶 中大盘有望依然相对占优

来源: 36氪
2024-06-10 18:59:55

  上周三大指数集体下跌,其中沪指跌1.15%,深成指跌1.16%,创业板指跌1.33%。A股后市怎么走?看 看机构怎么说。

  华金证券研报表示,展望下半年,在经济恢复、盈利回升下,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趋势,中大盘或依然相对占优。华金证券指出,下半年A股处于盈利上升至中后段、信用回落后筑底的阶段,复盘历史,信用回落筑底期间若盈利回升则市场表现大概率偏强,若盈利下行则市场表现可能偏弱。整体来看,A股下半年有望震荡偏强,节奏上三季度可能偏强,四季度可能震荡。“配置方面,中大盘或占优,高景气的TMT、电新、部分周期和消费等可能相对偏强。下半年建议投资者以高股息为盾,核心资产为矛。”华金证券进一步指出。

  海通证券表示,今年2月初A股或已筑底,2月初以来上涨是底部第一波反弹,当前市场正处基本面验证的蓄势阶段。展望下半年,资金面和基本面或迎来积极变化,市场中枢有望再上新台阶。结构上,基本面更优的白马或是中期主线,重点关注中高端制造及科技领域。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5月百强房企销售3548亿元,环比上升4.3%,该环比增幅在过去7年维度(2017—2023)仅好于2017年和2023年两个年度,市场仍呈现弱复苏态势;同比则下降35.4%,降幅较上月收窄11.6个百分点。重点城市层面数据表现略有改善,5月一二手房成交同比降幅均收窄。5月房企债券融资规模204.5亿元,同环比皆出现下滑。5月17日多部委密集出台房地产支持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措施,杭州、西安取消限购,深圳、上海优化限购政策,政策放松不断有望为需求提供支撑,核心城市与二手房市场有望率先复苏。

  中泰证券表示,节能降碳下钢铁成本刚性有望增强,高温来袭日耗抬升提振动煤价格。6月上旬属于淡旺季转换阶段,下游电厂日耗逐渐攀升,但受制于旺季属性还未凸显,煤价保持弱势震荡趋势,后续伴随气温逐步升高,煤价有望企稳再次回升。6月7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泰证券认为,电炉钢占比提高可能会给钢铁带来更强的成本刚性,叠加当前焦煤供给下滑预期下,炼焦煤价格有望获得强支撑。一方面电炉钢生产成本高,占比提高可能增加成本刚性。另一方面炼焦煤产量明显下滑,有望受益于钢铁成本刚性增加。煤炭板块高分红、低估值以及需求复苏下的高弹性,攻守兼备,配置价值更加突出。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以旧换新政策逐步发力,家电内需有望得到支撑,叠加海外库存逐步去化,出口改善态势有望延续,家电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复苏,当前板块估值依然具备安全边际。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有望受益于内外销改善的白电龙头;二、有望受益于行业格局优化和地产端筑底改善的厨电龙头;三、积极推动渠道拓展、加快新品投放的清洁电器。

责任编辑:何俊熹

  我也不知道,普京肯定也不会告诉咱。这或许有疫情的影响,毕竟去年疫情和今年就不一样;或许也有个人感情的因素,看到马克龙是一种心情,看到王毅同志是另一种心情。

  (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习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赢得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认同。这一安全观的核心内涵,就是主张秉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主张重视综合施策,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协调推进安全治理;主张坚持合作之道,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谈判来实现安全;主张寻求可持续安全,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我们认为,只有基于道义和正确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上述“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理念指引,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是基本前提,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根本遵循,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是重要原则,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必由之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应有之义。

  美方的报告引起了不少病毒学家的批评。加拿大病毒学家拉斯姆森在推特上发文称,她没有看到美媒报道中有任何可驳倒“自然起源说”的新证据。《纽约时报》援引知情官员的话称,这份情报相对薄弱,能源部的结论“可信度较低”。据报道,在美国参与新冠病毒溯源评估的情报机构中,目前仅能源部下属情报机构和联邦调查局(FBI)认定新冠病毒是“从中国实验室外泄的”,另外4个情报机构及国家情报委员会都认定“病毒在自然传播中诞生”。

  “我们是代表中国出战,身穿国家队战袍,球员们要有强烈的荣誉感。我们会选择这样的球员,这支球队才能在场上不停地去战斗,面对任何对手都不会畏惧,展现出足够的侵略性,在全场保持高强度拼抢。”扬科维奇说。

  “中国船厂向日本学习的内容,逐渐从技术交流、业务咨询,发展到派员工赴日考察、进修、培训,继而学习引进日本的管理体制。”胡可一介绍说,一批批技术人员进修回国后,成长为各家船厂的技术骨干、厂长,那段中日蜜月时期,中国储备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业人才,为国内造船行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蔡哲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