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谈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十年来新增库容1632亿立方米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9 03:36:33

  陈敏介绍,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水旱灾害防御的不确定性、突发性增强,水利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 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为此,水利部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方面,积极推进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建设,实施了长江流域姚家平、黄河流域东庄、珠江流域大藤峡等控制性水库,黄河下游防洪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吴淞江治理,以及国家蓄滞洪区等一批骨干防洪工程,大规模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十年来,新增库容1632亿立方米,新增5级以上堤防约6万公里。特别是近两年来,大力推进大江大河大湖干流重要堤防的达标建设,太湖环湖大堤已全线达标,今年辽河干堤也将全线达标。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方面,加快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实现延长洪水预见期和提高预报精准度相统一。率先以流域为单元在永定河官厅山峡区间建成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全国各类水文测站由2012年的7万多处增加到目前的12万多处,在有防治任务的2076个县区建设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水文检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南、北方主要河流的洪水预报精准度分别提升到90%和70%以上。

  防御工作体系方面,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实现“四不一确保”目标,贯通雨情汛情险情灾害“四情”防御,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依法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滚动更新各类防御预案方案,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有效应对了多次大洪水和严重干旱。今年,珠江流域的北江特大洪水量级大、发生早,通过水情有效预测预报和防洪工程科学调度,极大缓解了北江严峻防洪形势,确保了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保护对象防洪安全。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黄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截至2021年,全国约70%的蓄滞洪区曾分洪运用,累计蓄滞洪量达1400多亿立方米。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流进蓄滞洪区的洪水,会在主河道水位下降后沿着原路返回,这个过程叫做“退水”。按规定,蓄滞洪区启用后,国家还会对农作物、专业养殖、住房等遭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现实案例中,与公职人员通常凭借信用就可以贷到款相比,民营企业家往往需要抵押贷款,越在经营不善时,企业的贷款难度也就越大。这也被认为是民营企业家通过公职人员等渠道加息转贷的原因之一。

  在交通方面,研究基础设施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杨赛霓提到,一座十年前设计的桥梁满足“50年一遇”的设防水平,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数据测算得出的标准。如果加入最近几年的数据后,可能十年前的“50年一遇”只相当于现在的“20年一遇”。

  相较南方地区,很多北方城市的基础设施在应对这种极端暴雨及其引发的内涝、洪水等方面更加薄弱。前述熟悉涿州市水利的人士曾去江淮地区一些城市调研,他注意到,当地会将通讯塔下的机房、供电的变压器等设置在距地面一定高度,但华北地区很少有地方这么做。

  中国监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反腐败与廉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毛昭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职人员的高利转贷行为,往往涉及个人权力的影响力,其危害性更大,隐蔽性更强,他们利用了个人权力影响力贷到款后,又加息转贷,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增大了金融风险。

简彦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