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骥:科技和产业革命或破解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来源: 中青在线
2024-06-21 15:45:51

  中新网北京6月20日电 (记者 夏宾)中新社国是直通车20日在京举行“能源中国——统筹转型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下的产业动能焕新”主题活动,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活动上说,长时间以来,经济增长、能源安全和气候与环境保护一直是我们追求的政策目标,但在传统能源技术、治理体系内,这三个目标很难相向而行,并呈现出所谓的能源“不可能三角”矛盾。

  面对这一矛盾该怎么办?邹骥表示,过去十多年间,以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技术、电网技术、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在能源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壮大为标志,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汹涌而至、方兴未艾,越来越展现出上述三个政策目标是可以协同实现的前景。

  邹骥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目前总体上处于增长动能转换的档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的显著要求,就是发展要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稳定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环境质量作出贡献。健全的生态系统和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正在成为国民财富中占比日益上升的自然资本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在增长过程中,正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他还提到,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潜力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能源基金会及合作伙伴估计,在未来的30多年的时间,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潜力可达 到140万亿元到20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这一数字背后是实体经济中质量、需求、资源、技术、产业、盈利和收入来源等内容的实质性变化。

  “未来30年,我们有理由认为绿色低碳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发展就可能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邹骥说。

  在他看来,用电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持续以4%到6%的速率上涨,这一需求必须要满足,那就得有新增装机、新增发电,当下还不能完全用非化石能源。现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正处于非常好的发展阶段。希望“风光”产业会在未来十年内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挑大梁”行业。

  邹骥直言,新世纪新经济的大势已经形成,并在创新浪潮汹涌、技术持续进步、投资不断积累、观念不断更新的趋势下,不断得到强化。(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吉隆坡1月17日电 (陈悦 魏源)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16日举行“新春暖心包”发放启动仪式,欧阳玉靖大使出席仪式并向在马中国留学生、中资企业、侨胞代表等发放“新春暖心包”。

  靳坤介绍,团队研究制定了比以往电站机组更为严格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标准,优化安装工艺、创新安装方法,确保机组安装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7日电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strong>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strong>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中新财经)

  G6551次列车的列车长冷丹告诉记者,铁路部门在乘务员中推行普通话、英语、粤语三语服务,还在直通高铁上推出便民百宝袋、重点旅客爱心接力等服务。

  走进序厅,朱红的屋梁、暖黄的灯光、红砖古厝的大幅照片,给人一种温暖敦厚的家的感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重土恋家、重视血缘的文化传统。家庭与宗族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国家博物馆“源·缘——闽台艺术展”策展人李雪说,如今在2300多万台湾同胞中,超过1800万同胞的“根”在福建,尤其是台湾的林、黄、刘、王、蔡、许、郑、李等姓氏族裔,很多都能在闽台两地家谱族谱档案中找到“根”。

  上述小红书“天郎哥哥”被曝光其所犯罪行为强迫卖淫罪后,网友纷纷表表示其“不配重新开始”并获得支持和关注,认为“这样的人如果可以做励志网红,真是荒诞至极、令人愤怒”。

蒋湘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