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建定增募资上限拟缩水39% 新能源订单高增首季净利涨三成

来源: 学习网
2024-06-18 09:54:0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近日,中国能源建设宣布,拟调整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的募集资金金额及用途,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由不超过148.5亿元,调整为不超过90亿元,缩水39.4%,募资净额将投向4个新能源项目。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中国能建频频动作,大力推进新能源电力资产投资布局、进军储能、氢能等。

  2024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为14.81亿元,同比增长31.71%。公司新能源业务订单持续高增,一季度完成新签合同额3677.56亿元,同比增长23.53%。

  拟定增金额缩水39%投向新能源

  日前,中国能建公告称,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募资总额由此前的不超过148.50亿元调整为不超过90亿元,拟定增募资金额缩水39.4%,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以新能源为主的4个新型综合能源项目。

  据悉,这4个项目分别为中能建哈密“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湖北应城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巴什和赞克尔迪风电项目,拟使用募资分别为30亿元、30亿元、5亿元、25亿元。

  对于此次募资,中国能建表示,此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相关 产业政策和公司未来整体战略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业务竞争实力和后续发展

  一季度新签合同额达3677亿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能建成立于2014年12月,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201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目前,中国能建主要负责规划咨询、评估评审、勘察设计、工程建设及管理等业务。近年来,该公司发力新能源业务,并取得了亮眼成绩。

  2023年,中国能建实现完成新签合同额12837.3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营收4060.32亿元,同比增长10.82%;实现净利润112.56亿元,同比增长8%。

  其中,工程建设业务的营收主要来自为中国及海外的工程项目提供建设服务。2023年,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实现营收3434.64亿元,同比增长13.71%,毛利率7.85%,同比上升0.2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营收1157.09亿元,同比增加39.36%,毛利率为5.54%,同比略有上升。

  进入2024年,中国能建收入利润稳健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74.04亿元,同比增长10.04%,净利润为14.81亿元,同比增长31.71%。其中,新能源与综合智慧能源实现营收296.1亿元,同比增长34.5%,营收占比为30.4%;新能源作为业绩增长第一引擎的作用充分彰显。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该公司新能源业务订单持续高增,一季度公司完成新签合同额3677.56亿元,同比增长23.53%,核心业务工程建设新签合同3151.68亿元,同比增长10.38%,其中,传统能源、新能源及综合智慧能源新签合同分别为785.8亿元、1399.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82%、1.72%。

 

责任编辑:杨红艳

  据台媒ETtoday新闻云、大陆媒体深圳卫视等报道,在参观过程中,马英九一行人来到了摆放肉形石的展览台前,并在那里驻留了一段时间。肉形石是清朝宫廷珍玩,全高6.6公分,长7.9公分,乍看之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实则为一块黄玉所雕,是清代雕刻代表作之一。

  在这次会议上,赖化平强调,“弘霖煤矿、排山楼金矿在问题整改中,要逐项分析问题成因,做到整改工作有的放矢,着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金霏、陈曦、李寅飞、叶蓬、王玥波、许健、谷宗翰、郭培鑫……这些在坊间有着大批拥趸的青年相声演员,纷纷进入曹云金的直播间,与其合作。

  路透社16日报道称,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之外,乌克兰、哥斯达黎加、乌拉圭和厄瓜多尔也在申请加入该协定。最终谁能加入以及何时加入,将由CPTPP成员集体决定。CPTPP成员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各成员目前正在收集信息,了解那些意欲加入该协定的经济体是否能够满足CPTPP的高标准,同时也将考虑他们在贸易承诺方面的相关经验。”主持本次会议的新西兰贸易和出口增长部长达米恩·奥康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未来成员加入的决定何时作出尚无时间表,16日也没有讨论任何一份申请。

  报道继续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当日会谈中,英特尔公司CEO帕特·基辛格告诉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和其他官员,进一步限制英特尔在中国的业务,将危及拜登“将芯片生产带回美国”的一项关键政策。

  ②要持续在产业结构上升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上要加大力度,这才能使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回归到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定位。

许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