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上市公司被立案数量同比激增近六成

来源: 慧聪网
2024-06-08 13:04:41

  罗辑 中国经营报

  证券监管“长牙带刺”正从严落实。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今年以来已有51家上市公司(注:按披露日口径统计)因公司涉嫌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立案调查。相较去年同期,今年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近六成,约59.38%。从案由来看,有八成以上被立案调查上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余则主要是存在内幕交易以及三家上市券商因业务过程中涉嫌违法违规而被立案调查。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现象表明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环境的日趋严格和规范化,严监管的态势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具有积极意义。

  立案数量达近年同期之最

  整体来看,近年来“严监严管”的趋势越发明显。

  回溯前三年同期的上市公司立案情况,Wind数据显示,2021年1月到5月末,合计6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022年同期,合计14家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比翻番。2023年同期,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数量上升到32家,相较上一年同期数量再度翻番。到2024年,在去年同期的基数上,该数据持续增长,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家数达到51家,成为近年之最。

  梳理案由,近四年上市公司遭立案的原因主要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余部分主要涉及操纵证券市场、短线交易、内幕交易等。以今年以来的立案情况来看,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主要指向财务造假、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年报等

  今年2月4日,证监会官网曾发文提到,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基础,是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前提,是证监会监管执法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提及,信披问题的严监管还将延续,“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立案数量激增代表了整个市场的监管从严态势。当前证监会监管工作围绕‘强本强基,严监严管’,从提高发现能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追究、突出打防结合等方面综合施策,证券监管正在向全面、规范的方向发展。这也将成为整个证券业的大势所趋。”

  6月6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司长郭瑞明就退市、ST戴帽问题提到,今年有一个变化是,为严惩造假行为,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被行政处罚但未达重大违法退市标准的,将被实施ST,目前已有7家。

  进一步分析案由和立案的主体,可看到另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是,上市券商主体被立案的情况正在增加。2021年全年共有2家上市券商和1家上市券商孙公司被证监会立案,2022年1家上市券商和2家上市券商子公司被立案,2023年有3家上市券商被立案,2024年截至5月末,已有3家上市券商被立案。除了立案手段外,Wind数据显示,在压实券商责任方面,2024年以来,超20家上市券商合计收到“罚单”数量超80张,是去年同期的4倍。

  压实中介“看门人”责任成为近年监管的明确趋势。

  此外,进一步扩大统计口径。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披露因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控股子公司等相关方涉嫌违法违规遭到证监会立案的公告高达68份(含同一家公司多个相关方遭立案的情况)。其中,关于实际控制人或原实际控制人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的公告合计11份。这也意味着,当前监管呈现出紧盯“关键少数”的趋势

  实际上,目前交易所也在通过多维施策压实“关键少数”的责任。例如,深交所不断加大公开认定不适合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的实施力度。其中,2024年以来,已对多家上市公司合计12名“关键少数”采取3年至10年不等的公开认定措施。

  全方位立体式追责提振市场信心

  从上述各项数据可以看到,当前监管正围绕信息披露问题,加强穿透式监管,完善全方位立体式追责,推动资本市场正本清源、良性健康发展。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徐西江律师提到,就发行人而言,信息披露的违法违规行为背后,主要存在多方面动因。一是,部分上市公司对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等问题。二是,一些上市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故意隐瞒或虚假披露重要信息,以操纵股价或谋取不正当利益。三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监管部门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制度还没有如今完善,相较而言处罚也没有当前严厉,这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侥幸心理,敢于以身试法。

  但在当前监管狠抓信披问题、全方位立体追责体系构建日益完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中介机构以及实控人、董监高“关键少数”等违法违规成本正在迅速攀升,这将威慑、遏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正本清源”推动形成市场良好生态。

  徐西江提到,以发行人面临的违法违规成本来看,“如今信息披露问题不仅受到监管密切关注,而且监管层对于该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也正在加强。在当前证券监管‘长牙带刺’的要求下,这些遭立案的上市公司除了面临股价波动、声誉受损、资本运作如重组、增发受限外,若查实存在违规行为,上市公司还将面临多重监管处罚,若情节严重,甚至面临退市,以及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的多重风险。

  江瀚进一步补充道,除了发行人外,监管对于资本市场违法行为链条上的中介机构、“关键少数”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多方面提升其违法违规成本。

  在今年2月证监会召开的龙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首席检查官、稽查局局长李明提到,除了企业,券商投行、会计所、律所等资本市场服务机构是证监会严监管重点,对于证券服务中介机构,证监会将坚持“一案双查”,督促、警示“看门人”切实归位尽责。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实控人、董监高等“关键少数”,证监会将打好“组合拳”,通过打击惩处,清查追偿、限期整改、移送公安,让其“人财两空”。

  根据5月15日证监会披露的2023年执法情况综述,2023年,证监会查办证券期货违法案件717件,同比增长19%;作出行政处罚539件,同比增长40%,处罚责任主体1073人(家)次,同比增长43%; 市场禁入103人,同比增长47%;罚没63.89亿元,同比增长140%;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和线索118件,有力维护资本市场运行秩序,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打击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工作成效持续彰显,“零容忍”打击高压态势不断巩固。

  同时,在压紧压实“看门人”责任方面,坚持“一案多查”、坚持“双罚制”等。其中,2023年,证监会共对25家中介机构、94名从业人员作出行政处罚。在紧盯“关键少数”方面,2023年,证监会查处的上市公司中32家已被强制退市,向公安机关移送相关涉嫌犯罪上市公司42家。如泽达易盛、紫晶存储欺诈发行案中,公司及责任人分别被证监会处以14250万元、9071万元罚款,公安机关对十余名责任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两家公司均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投资者获得超过13亿元民事赔偿,对敢于以身试法的上市公司形成强大执法震慑。

  曾任某投行执行董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郑磊提到:“证监会对资本市场违法违规的行为的严监严管背后,是中国资本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实际上,当前严监管的态势是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增长,监管面临的难度和挑战也在增加。如今,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将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市场参与各方也需要加强自律和规范,共同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韦子蓉

  也许是考虑到人员任命的风险,在接替扎哈维的人选上,苏纳克并未着急作决定。据英国《卫报》报道,唐宁街内部人士表示,苏纳克不会急于找人取代扎哈维成为保守党主席,预计他会选一名亲密盟友替代扎哈维。

  “不管是线上求职,还是在线下的人才市场,明显能感到用工单位对年龄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杨立华告诉记者,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现在只想尽快找份能立即入职的工作,缓解房贷和养娃压力。

  “两马同春闹元宵”灯会今年已是第二十一届。自2001年《福州马尾—马祖关于加强民间交流与合作的协议》签订以来,马尾、马祖实现双向直航,经贸交流、人员往来愈加活络,文化、体育等交流稳步推进。“两马同春闹元宵”成为两岸文化交流重要品牌。

  与此同时,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也将扎实推进,进一步稳定购房者的预期和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的建设交付。”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炸火狮也称舞火狮、烧火狮,火狮由传说中长着独角的“年兽”演变来,舞狮者举起“独角狮”拜年,被拜者点燃烧鞭炮投掷,众人轮番攻击,意在将火狮炸得粉碎,以驱除邪恶,祈求四季平安、五谷丰登。

  去年9月至12月,自贡映华年彩灯文化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辗转法国、美国、智利等8个国家,配合举办自贡灯会。“海外灯会一般圣诞节前开幕,持续至来年四五月,舞龙舞狮、锦鲤、生肖等传统灯组必不可少。”该公司负责人刘炜介绍说。

林冠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