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5-30 22:00:32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现场评论)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④

  种田不下地,施肥不费力。温室内的传感器,能“感知”空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变化;水肥一体化设施管道曲折连绵,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作业……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先进农业设施,瓜果粮蔬“吃得香”“长得旺”。

  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就要延展农业生产的时间与空间。走进福清市绿丰农业蔬菜基地,只见温室大棚有序分布,丘陵资源被充分利用。基地负责人介绍,发展设施农业,能种原来不能种的作物,还能错峰或反季节种植,最大限度利用了气候资源。近年来,福建累计建设设施农业240多万亩,扶持建设标准钢架温室大棚近40万亩。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荒地和盐碱地等非耕地上建设设施大棚,发展无土栽培,可以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把良田搬进工厂、大棚,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出效率,有助于让“米袋子”“菜篮子”更充实。

  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依靠科技。如今,福建设施农业装备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观察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内的果蔬作物,其生长用的光来自智能LED植物生长灯,其“土壤”是自主研发的营养液。得益于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攻关,植物栽培、装备、环境控制和智能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研发取得进展,解决了蔬菜自动化采收难等问题,实现了植物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

  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装备、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同时面临着绿色转型任务。进一步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仍需在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向非耕地要面积、向立体要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生产绿色循环,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块“我们种植未来”的巨幅展板,映照着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设施农业有潜力,科技创新增动力。建设科技装备强、竞争能力强的设施农业,必将促进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助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为本报福建分社记者)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春秋航空从1月起恢复上海至香港、上海至台北、上海至普吉、广州至清迈、航线,未来计划恢复上海至新加坡、增班上海至曼谷、广州至金边等航线。目前春秋航空共执飞的国际及地区航线已有18条航线,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韩国首尔仁川、日本东京成田、日本大阪关西、泰国曼谷、泰国清迈、泰国普吉、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等。

  开幕式特设“主题发言”环节。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祖光以《2022年度中国纪录片概述》为题,概括了过去一年中国纪录片的丰硕成果;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陈宏以《文明新形态的特区样本与纪实美学的深圳书写》为题,讲述中国纪录片人辛勤耕耘下的累累硕果;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以《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多彩呈现》为题,从学术上全方位、多侧面地梳理风格多样、异彩纷呈的中国纪录片创作;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以《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发展趋势》为题,深刻阐述新媒体形态下的纪录片生态,和纪录片多元发展的趋势。

  “过年就要一家人团圆在一起,热热闹闹才过瘾,这春联是我今年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太有意义了。”来自湖北襄阳的旅客王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原因,他已经两年没回去与家人团聚了,当天他将搭乘广州火车站始发的K643次列车回家。(完)

  “我也想尽一份力,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陈庆旭是大田县一家诊所的负责人。1月2日上午,他了解到当地居民需要药品及防疫物资后,第一时间采购了100盒抗原试剂、20盒连花清瘟颗粒、5盒布洛芬片、50瓶乙醇消毒液等防疫药品及物资寄送到太华镇魁城村。

  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健康爱心包的发放?这得力于成都全市的“微网实格”基层治理机制。蔡小雪介绍,每个微网格服务30到100户居民,具体到禹庙村共有32个微网格,村党委书记为总网格长,村“两委”成员为一般网格长,村民小组长、党员骨干为微网格长。这些网格长长期和村民在一起,熟悉村民情况和需求,所以能应发尽发、快速补发。

  <strong>海军航空大学某基地飞行教官 王勇:</strong>开训即从严,开飞即开战。新年度,我们将加快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全力推动舰载机飞行人才培养由能上舰向能打仗跨越转变,为一线航母部队输送更多优秀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潘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