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暨港澳人士吁弘扬黄埔精神、共推民族复兴

来源: 奥一网
2024-06-07 07:49:26

  “国共合作形成与黄埔军校建立的底层逻辑,在于国共两党有着振兴中华的共同追求,并在民族复兴目标与实施途径上达成了共识。”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俞祖华认为,这其中就包括两党均痛感当时中国沦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两党均期盼中华民族实现从落后挨打到民族复兴的转变,两党均体认要实现民族复兴必先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两党均深知“打倒列强除军阀”须建立军队进行武装反抗。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陆卫明关注到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的政治教育。在他看来,受苏联影响,黄埔军校作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十分重视政治教育,在教育组织机构、教育目标与内容,以及教育方法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政治教育为在军事上锻造革命新军、在思想上传播革命思想、在组织上培养革命干部作出重要贡献,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祖籍云南的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理事李维镇,自小在台湾长大。列举祖辈及其他云南籍黄埔师生投入革命和抗战的历史事迹,他表示,讲述云南与黄埔的渊源,感悟前辈初心,将为新时代的事业坚定信念、增添力量。“天下黄埔是一家”,这虽然只有短短七个字,但却高度概括两岸黄埔人拥有的共同情感、共同事业和共同目标。

  澳门辛亥革命与中山文化研究会理事长李时泰表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军校第一批毕业生离开校园,立即奔赴战场参加讨伐北洋军阀,到抗日战争爆发,军校师生赴抗日前线参与战斗,这些事迹无不体现出黄埔精神。

  在当前国际大变局中,如何发扬黄埔精神完成祖国和平统一事业?在李时泰看来,要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以黄埔的团结精神激励全民族同心同德;树立责任担当意识,肩负维护国家利益的历史责 任,以高度使命感、责任心投入到祖国统一事业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为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

  (五)加大重点区域预防保护力度。统筹布局和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区域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以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水蚀风蚀交错区等区域为重点,全面实施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对暂不具备水土流失治理条件和因保护生态不宜开发利用的高寒高海拔冻融侵蚀、集中连片沙化土地风力侵蚀等区域,加强封育保护。

  <strong>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设计总监 克里斯:</strong>在中国每种文化都很特别,因为使用的都是当地的材料,在这里您可以看到自然和人类生存的基本原理。

  九、10月16日,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与匈牙利小克勒什市政府联合在小克勒什市文化中心举办《裴多菲在中国》讲座活动。小克勒什为裴多菲的故居地,这次讲座为当地纪念裴多菲诞生20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匈牙利文化骑士、翻译家李震用匈牙利语为当地民众讲述了裴多菲诗歌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近日,由“空天逐梦”融媒体工作室出品、快手特别支持的航天访谈直播节目《老铁来了·天游记》(下称《老铁来了》)圆满收官。作为重磅打造的节目,《老铁来了》以顶尖的航天大咖嘉宾阵容、丰富权威的航天知识科普、有趣的虚拟人与专家互动玩法,打造2022年终航天盛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3/94/969293650631710938.jpg" alt="" />

  加巴德对桑托斯发出灵魂拷问:<strong>“难道不羞愧吗?对选民及其家人不感到羞愧吗?”</strong>

吴旻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