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东多样化种植春菜 抢“鲜”上市促农增收

来源: 千龙网
2024-06-09 03:03:11

  中新网济南3月6日电 (记者 赵晓)3月正值“尝春季”,山东春菜抢“鲜”上市,种类繁多,在丰富消费者舌尖上“春味”的同时,也成为乡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记者3月6日在济南市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看到,荠菜、面条菜、苔菜等春菜“扎堆”出现在摊位上,一簇簇“绿色”吸引市民选购。在线上,各生鲜电商平台也悄然“上新”各类春季时令菜。

  市场需求旺盛,田间地头则采收忙,源源不断地供应。连日来,潍坊市青州祥伟香椿种植基地内“椿”意盎然。大棚里,一簇簇娇嫩的香椿芽“绽放”梢头。基地负责人史祥伟穿梭其中,忙着采摘今年的头茬香椿。

  近几年,史祥伟尝试冬季将香椿苗移栽入温室大棚,并严格控制棚内的温度、湿度,使原本每年清明前后上市的香椿提前上市。“我们有4个1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共种植了20多万棵香椿树苗,现在每天可采摘200多斤。”史祥伟告诉记者,目前香椿芽主要销往青岛、烟台等城市以及各大酒店,整体效益比较可观。

  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齐岗村蔬菜大棚里,10余名村民正有序采收成熟的茼蒿,这些蔬菜将在分拣、称重、打包后销往各地市场。“我在蔬菜基地务工两三年了,一年能赚两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收入还是不错的。”村民张媛芬说。

  “我们在马岭岗镇齐岗村共流传10多亩土地,租赁大棚4个,轮流种植季节蔬菜,包括荠菜、小白菜、茼蒿等,一年四季都有时令蔬菜上市。”大棚负责人何宪臣说,目前上市的是茼蒿,主要销往附近的商超和批发市场。

  走进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景马村种菜大户李长利的蔬菜种植基地,26座高标准塑料大棚整齐排列。当地村民正在大棚内采收郁郁葱葱的菠菜。经收割、打捆、称重后,一袋袋菠菜被整齐地码放在货车上,等待发往市场。

  “今年菠菜种了20多个棚,约30亩,每亩产量4000多斤,每斤能卖1.5元左右。”李长利介绍说,在菠菜丰收期,附近村民都会到基地帮忙收菜,每人一天能挣几十或上百元。近年来,茌平区因地制宜,引导民众发展特色种植,精心打造特色农业,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实现蔬菜种植产业化、 多样化,进一步带动村民就业和集体增收。

  随着天气渐暖,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大棚内的西红柿、香椿芽和辣椒也迎来了丰收季。近些年,安家庄村注重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蔬菜种植。今年,村里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确保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安家庄村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运营经理张义斌介绍说,大棚内前不久成熟了一批香椿芽,以每斤20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市场,为村集体增加了一笔收入,同时村集体雇佣当地村民管理蔬菜大棚,为村民们提供就业机会。“村民也通过参与大棚管理,学到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经验。”

  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今年2月底发布的《春菜消费观察》显示,荠菜、菜心、春笋、儿菜等占据时令春菜热销榜“C位”,芦蒿、豌豆尖、儿菜、毛豆米、柳蒿芽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50%、172%、132%、97%和86%。“80后”“90后”成为春菜消费的主力军,销量占比合计达七成。(完)

  “一开始大家觉得年轻人做花饽饽不适合,没有出路。”臧钗瑗却认为,传承老手艺最需要年轻人,只有让年轻人把传统手艺“揉”在手中,才是真正的传承。(完)

  广东1月28日召开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今年将大力促进住房消费。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住房消费提供便利。按规定落实个人购买住房契税及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常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GDP迈上9000亿元新台阶,达9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3.5%。

  观音的回复,问题出在官本位思想、认错不诚、语焉不详三点,因为她确实做了调查,只是被孙悟空乍一问,没表述清楚。

  2月1日,记者走进蝴蝶兰大世界,了解春节前后蝴蝶兰销售情况。该基地工作人员王林莉告诉记者,从春节前一个月开始,持续到元宵节,都是是蝴蝶兰销售旺季,每天销售量都达到数万株,“你看,这些围上了红纱的兰花都是已经销售出去的。”顺着王林莉手指的方向,数百平方米的大棚里,一盘盘披着红纱的兰花整齐排列,娇艳欲滴,就像待嫁的新娘。

  未成年人检察 大数据监督 校园周边噪声污染治理 行政公益诉讼

汤念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