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待遇有何变化(政策解读·问答)

来源: 川观新闻
2024-06-23 22:15:45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展开,有群众担心医保待遇会有变化。医保支付方式怎么改?对参保人有什么影响?围绕群众关切的问题,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做出了解答。

  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控费”

  问:有人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因为医保基金没钱了,要控制费用支出。这一说法有根据吗?

  需要说明的是,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控费”,而是引导医疗机构聚焦临床需求,采用适宜技术因病施治、合理诊疗,避免大处方、滥检查,更好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改革后的支付标准随社会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变动等适时提高。每年,医保基金支出都维持增长趋势,并高于GDP和物价的增幅。

  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

  问:这几年,在一些地区,有患者住院2周后被要求出院,再重新入院,说是支付方式改革后有规定“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这是怎么回事?

  答:国家医保部门从未出台“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之类的限制性规定。2022年,国家医保局还专门印发《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要求各地医保部门全面深入排查对医疗机构的不合理限制,存在问题的地方已完成清理。

  “单次住院不超过15天”的情况,可能是部分医疗机构为了完成“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等考核指标,设置比较粗放的管理措施。对于将医保支付标准的“均值”变“限额”,以“医保额度到了”为理由要求患者出院、转院或自费住院等情况,我们坚决反对并欢迎群众举报,将予以严肃处理。

  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可按实际发生的费 用结算

  问:按病种付费模式下,医疗机构添置新设备或给患者使用价格高的新药,会不会产生成本压力?医务工作者看诊过程中使用新药新技术“花超了”,绩效收入会不会受影响?

  答:个别地区个别医疗机构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支付方式改革的初衷。相反,为支持临床新技术应用、保障重病患者得到充分治疗,支付方式改革中还引入了相关规则,如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可不纳入病种支付标准的“除外支付”规则,显著高于病种平均费用的重症病例“特例单议”规则,这些都可按实际发生的费用结算,请广大参保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放心。

  2018年12月2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拐卖儿童罪判处张维平、周容平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两人上诉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刑事判决,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特约评论员 管姚:正如今天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记者会上着力强调的,这是今年中国举办的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西安峰会值得特别期待。上月底,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已经在西安主持了中国与中亚外长的第四次会晤,可以说,为下周峰会的成功举行,参与各方尤其是东道主,已经做好高质量且充分的前期准备。秦刚当时曾向媒体介绍,第四次外长会晤达成了“五大坚持”共识,这其中“第一条坚持”,就是要坚持睦邻友好,齐心协力办好西安峰会。各方将共同努力举办一场精彩的盛会,向世界展现中国中亚合作的高水平,推动中国中亚关系迈入新时代。

  五要强化宣传服务,继续开展“高考护航行动”,解决好考生“急难愁盼”,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加大各类涉考涉招培训机构治理,传递以生为本的“正能量”。

  事件回顾:5月11日晚,李大钊孙女李虹去世,家人在其微博账号上分享了这一消息,无数网友留言表示感谢和纪念。李虹从2010年3月19日加入微博,累计发布了1.49万条内容。长期以来,她凭借兴趣分享历史照片,吸引起了众多粉丝关注。如果因为事情忙没来得及更新,她还会向粉丝道歉。

  中新财经注意到,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均为技术含量较高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除了旅外大熊猫“告老还乡”后需要面临的挑战和饲养员在照护它们“养老”生活的细节,关于大熊猫,其实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在等你一一探索。

王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