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将在厦门举行

来源: 好奇心日报
2024-06-15 04:11:27

  中新网厦门6月14日电 (记者 雷朝良)“两岸美人茶茶树同根、制茶同技、文化同源,我们将讲好美人茶‘人做一半,虫做一半’生态故事,让海峡两岸更多的人了解大田美人茶的文化历史、品质特韵,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福建省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刘万年14日在厦门举行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第十六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美人茶文化交流活动将于6月16日上午在厦门举办。本次活动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三明市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指导,三明市农业农村局、三明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大田县人民政府承办,以“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为主题,将举行茶艺表演、嘉宾说茶、名茶品茗、招商推介等系列活动。

  大田位于福建省中部,是国内面积最大的美人茶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高山茶之乡”“中国美人茶之乡”。大田境内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独特的宜茶环境,滋养出了大田美人茶极具果香蜜韵的特质。

  大田美人茶与台湾东方美人茶同源。自1998年首家台湾茶企落户大田县后,大田美人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加速发展,并扩展至福建全省乃至全国。目前,大田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涉茶人员10万人,年加工毛茶1.62万吨,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40亿元。其中,全县年产美人茶4300吨,占全国美人茶产量的70%以上。大田茶产业已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金叶”。

  据大田县委副书记夏寿南介绍,在茶产业发展中,大田县坚持将大田美人茶作为全县两大主导产业之一来推动,设立县茶业发展促进中心,成立县海峡茶业交流协会,聘请大田美人茶专家顾问22位、科技特派员13位,形成顾问团队+茶叶专家+科技特派员+制茶能手四级技术服务体系;制定出台有关政策措施,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以上,推动大田美人茶高质量发展。

  同时,该县组织实施全国绿色高效高质行动和大田美人茶药肥双控试点等项目,实现绿色种植、绿色加工、绿色生产。推动品种改良,每年改造提升低产茶园5000亩以上。

  大田县围绕建设海峡两岸美人茶合作交流示范园区的目标,创建了大仙峰·茶美人国家级4A景区和五龙山生态茶园、灵动济阳2个国家级3A涉茶景区,并举办海峡两岸美人茶大会、“品民俗韵·鉴美人茶”闽台茶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动,以茶促旅、以旅带茶,有力推进海峡两岸美人茶产业合作。

  大田美人茶所在的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7.12%,被誉为“中国绿都”。三明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祖奎表示,将发挥三明“林深水美茶香”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市域公用品牌(绿都明品)+县域公用品牌(大田美人茶)+企业品牌”的路径,引领大田美人茶品牌化发展 。(完)

  “人类是有国界的,但是情感是无国界的。任何一个世界的每个角落的人都可以去读懂你的故事,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奇谭》技术总监单传蓬表示。

  谈话间,廖女士已经将三盆年花搬上了她的买菜车。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5日电 题:破茧还是筑茧?专家:推动算法向善,助力个体获取多元信息

  “我们积极谋划专业转型之路,不断探索和开辟产业兴村、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先后成立了8家村集体企业,着眼打造‘魅力黄湾’文商旅融合的雄安样板。”刘秋乱说。

  “算力是数字经济的引擎。成渝地区是‘东数西算’工程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重庆发展数字经济有先天优势。”从事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兼职副主席张自力说,期待随着科技创新等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天然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优势在重庆彰显,从而辐射带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科院软件所)获悉,北京时间当天11时14分,由该所牵头研制的“天智二号”D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创新方面主要体现为在硬件、软件和工程组织上的三个首次。

曹依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