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婺城“辣椒村”:年产辣椒约3000吨 农民田里辣得欢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0 17:52:57

  中新网金华6月19日电(董易鑫 马晓芬)正值辣椒上市的季节,每天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董村运出的辣椒有7000多公斤。辣椒年产约3000吨的体量,让这里收获“辣椒村”的美名。

  六月里,在董村的辣椒基地,一垄垄辣椒娇艳欲滴、长势喜人,基地负责人鄢继琼刚与工人忙完采摘,又着手运输辣椒到家里,准备中午分拣打包。

  “这一款深红色的辣椒是金华市农科院选育的新品种,2022年开始试种,2023年亩产达到1916公斤以上,亩均增收800元以上。”提起金椒2号,鄢继琼说,“它不但长势强,不用建大棚,种植成本低,而且采摘周期长,辣度刚好,凉拌、烧鱼都可以,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喜欢。”

  鄢继琼多年与辣椒种植打交道,深知新品种、新技术的重要性,也深谙“三分栽种,七分管护”的真谛。

  引进金椒2号时,她敏锐地意识到其广阔市场前景。在金华市农科院的指导下,她经营的企业于2023年在婺城区白龙桥镇和箬阳乡等地建立了辣椒核心示范基地,进行金椒2号新品种示范推广,开展金椒2号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配方 施肥技术等技术研究,集成了金椒2号高质高效栽培技术。

  此后,鄢继琼又与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签订院士专家工作站协议书,建立了金华市专家工作站,参与了浙江省金华市地方标准《辣椒生产全产业链管控技术规范》的制定。

  截至目前,鄢继琼的企业种有杭椒、白辣椒、线椒、泡椒、金椒2号等辣椒品种,共计233亩,带动了本村及周边1200余亩大棚蔬菜种植。今年以来,金华全市开展金椒2号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

  在鄢继琼家的客厅中,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辣椒。她手脚麻利地分拣、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采购商排着队等货,节奏不快点不行。累是累点,但有收获,还能带动村民一起赚钱,心里满足。”她说,进入辣椒采收季后,她和农户每天清晨就开始忙碌,直到晚上送完货才算结束一天的工作。(完)

  “一朝赣鄱行,一生红土情。”自称“进口老表”的谢林翰表示,他将始终关注赣鄱各项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联系人”作用,积极推动和搭建香港与江西在教育、文体、卫生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平台,组织策划香港青少年多到江西开展文化之旅、研学之旅,鼓励香港青年多到江西走一走、看一看。(完)

  广东省政协委员、香港新界社团联会副理事长邓开荣认为,广东十分重视香港与深圳边界设有的口岸以及相关设施,深圳已启动相关区域的高水平规划和建设。他认为,香港和深圳应该就“北部都会区”及口岸经济带的建设,尽快达成提速发展的共识,以实现“北部都会区”带来的科创发展利好。

  <strong>市场多元化加速推进</strong>

  拥有文化底蕴和淳朴民风的赵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如今村里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了500亩艾草种植基地、近千亩林果基地,建立了农副产品加工厂、农副产品展销中心,采摘休闲游和研学游逐渐兴起。同时,该村还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生活在尼日利亚旧都和最大港市拉各斯的居民克里斯蒂娜常来看横跨在海上的轻轨铁路——由中国土木承建的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项目。它是西非地区首条电气化轻轨,也是拉各斯州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它看起来是那么帅气、那么现代化!”

  “(中国)入境政策的改变,肯定会使原本通过线上方式上课的同学们重新来到中国学习。以前只在屏幕上见过几面的同学,终于可以和我坐在同一个课堂了。”河田章宏对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校园生活充满期待。

王瑞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